“印刷鬼影” 形成的实质(下)

  鬼影的表现特点

  (1)不常见性。在印刷中,鬼影的出现是不常见的,无论什么图文结构的印刷品都存在给墨与余墨回流的矛盾,但并不是所有的印刷都有鬼影的出现,也就是在印刷墨路中,有一些因素抑制了鬼影的产生。这些因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余墨回流的轨迹来进行推导。

  首先确定余墨回流的多少。胶印产品的墨层厚度是2μ m ,以理想油墨转移率50%计算可知道橡皮布上的墨层厚度是4μ m,印版是8μ m,靠版辊上是16μ m ,由此可得出在靠版辊上各区相对应的压力引起形变差最大只有16μ m ,而靠版辊是余墨回流的源头,它的回流墨层也是最厚,因此在整个墨路系统中,回流引起形变的最大变化是16μ m。与给墨端的墨层厚度做比较。由SM墨路简单计算得出与传墨辊相连的匀墨辊的墨层厚度最少是512μ m ,两者墨量比较得出给墨端的墨量远大于传墨端,主动改变给墨端而使通道变形的能力远强于被动改变传墨端而使通道形变变形的能力,此为传墨端墨层太薄抑制鬼影的形成。

  其次的因素是墨路对墨量的自我调控能力。墨路有一定的储墨系数,对油墨在墨路中的量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当从传墨端余墨回流使墨路积累太多的油墨时,在油墨的给墨端,墨路并不再完全

  接受传墨辊传来的油墨。此为墨路自我调控抑制鬼影形成。

  再者,窜墨辊的轴向窜动。靠版辊的余墨回流时,窜墨辊会将余墨轴向打匀,使余墨墨层均匀,而使各区余墨差减小,使压力差减小而使通道受反向改变的程度减小。此为窜墨辊轴向窜动减小通道形变程度而抑制鬼影。再者,墨路各墨辊的不等性。各墨辊的不等性原本就是使各墨辊的受力点不重叠,而鬼影的形成由于各因素的抑制,要形成较不容易,它是靠墨量的累积而使通道变形,而通道的变形要有较多的压力,而由于靠版辊墨层太薄,压力不够,所以要有压力点的重叠使压力累积。此为墨辊的不等性使形成鬼影需要的压力累积减少而抑制鬼影。这些因素的抑制作用使鬼影不常见。

  (2)突然出现、突然消失,持续时间短。鬼影突然出现是因为墨路反向控制通道变形所需要的压力积累达到一定时,反向控制通道的变形而使墨量发生变化而产生鬼影,而却没有改变先前印刷条件,压力的累积定值不为我们所预知,所以突然。鬼影的突然消失是因为墨路中有诸多因素在对鬼影的形成起抑制作用,一旦形成鬼影,墨路中的各抑制作用在墨路中进行自我调节,而调节的过程也不为我们所知道,所以消失使我们觉得突然。持续时间短是因为墨路中的控制是由主动控制形变和反向控制形变两种控制同时存在,同时进行争夺,而主动控制大大强于反向控制的能力,反向控制要获得控制权要经过长期的力量积累,而一旦力量积累到定值获得控制权,又是在进行力量的释放,而力量释放后又要交于主动控制。所以鬼影形成的持续时间短。鬼影形成的关键—频率累积力由于余墨回流的量小,而引起压力差变化量小,所以鬼影形成的关键是小压力的累积,小压力的累积也是不太容易的,由于墨辊的不等,窜墨辊的窜动使压力的每次传递累积的位置不会重叠。如A辊与B辊不等径,两者直径为X,Y,两者挤压,在A上有D力点,第一次D点传递到B辊D点,而第二次D点再传递到D点时,A、B两辊分别转动X圈、Y圈。由此看出压力点的重叠较困难,但是由于墨层是区域而不是点,而窜墨辊的窜动量也较小,因此要想墨层的压力重叠较难,但墨层的压力区相交是较容易的,墨层的相交,使相交区域的力的累积较容易,这也决定了鬼影形成的无固定形态性,因为我们并不清楚受墨辊直径不等性及窜墨辊窜动的影响,力的区域的相交形态如何。力的累积的次数。由于现代印机向高速发展,单位时间的转动速度很快,所以力的累积在单位时间的累积次数也是很大的。如某机墨辊直径为X,印版滚筒直径为6X,印机印刷速度为1万/ 小时,则墨辊为6万转/小时。速度的增加使受力区在单位时间的相交次数增加,使力的单位时间的累积次数增加了。频率累积力是指受力区在单位时间的区域力的大小,相交次数的积累力。每一个印品由于图文结构的不同,它的积累力的频率累积都是不相同的,又由于印刷速度的不同,在单位时间的积累频率又不同。还由于墨辊橡胶所处的形变形态不同,频率累积力的积累频率又不同。可以说鬼影的形成需要同一频率下的积累力的累积,但实际的情况是墨路要保持同一频率不是很容易,因此频率的不同性也是使鬼影不常见、持续时间短的因素。现在各印机制造厂商消除鬼影的装置主要是从改变墨路的累积频率的角度去设计。如北人的印机消除鬼影的装置是通过改变窜墨辊的窜动大小来实现改变墨路累积力频率的,罗兰印刷机的消除鬼影的装置是通过改变靠版辊的轴向位置来实现改变墨路积累力频率的,两者相比较而言,改变靠版辊的轴向位置改变发生频率源,而改变窜墨辊的窜动大小是改变频率传递过程,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改变靠版辊的轴向位置的做法对于抑制鬼影的形成更有效。

  关于罗兰印刷机消除鬼影装置的一点想法。笔者未操作过此类机,但知道罗兰机有此种装置,故而根据自身知识做了如下猜想:

  1、靠版辊的位置改变方式。靠版辊的轴向位置改变的方式绝对不与窜墨辊的轴向窜动方式相同,不可能在印刷过程中不停的改变轴向的位置,因为

  (1)如在印刷中不停改变轴向位置,会于窜墨辊及印版间发生剧烈摩擦,使印版耐印率下降,墨辊磨损加剧。

  (2)不停的改变轴向位置是可以改变累积力,但由于累积力需要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只要在累积力在达到临界值之前改变频率就可以了,所以不停的改变靠版辊的轴向位置是没有必要的。由此可推出,在此装置中,靠版辊的轴向位置是不连续式改变的。

  2、在印刷机运行到何处位置改变。靠版辊的轴向位置的改变应是在靠版辊运动到印版滚筒的空档处,因为如果是在印刷部改变靠版辊的轴向位置,会使网点变形,从而产生墨杠、重影等印刷问题。

  3、改变几根靠版辊的轴向位置。靠版辊一般有四根,由于靠版辊轴向位置的改变必须是不连续的,必须是在印版滚筒的空档处发生改变,因此从实现运动控制的难易而言,只有第一根靠版辊实现

  轴向位置的改变较容易,同时把墨路看成一个整体,改变其中的一根靠版辊就实现了改变墨路的整体频率,因此得出结论,此装置只有第一根靠版辊的轴向位置发生了改变。鬼影的排除在印刷过程中,最难避免和排除的就是机械鬼影,而机械鬼影最常见的类型就是缺墨鬼影。它在使用透明油墨印刷时出现的几率较大,而使用不透明油墨打样时,则很少发生。与制版印刷工序合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缺墨鬼影。所以,应注意避免采用易产生缺墨鬼影的设计,如大边框、大实地等。如果必须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l )设计中尽量多用图片,对于不涉及到实地的网目调印刷,一般不会有鬼影现象发生。

  (2)改变设计。减少大边框或大实地的密度,平衡页面上网目调图片与实地部分的密度差距,尽量使整个页面墨量均衡,以减少鬼影的出现。例如,如果在印张的右边放两张图片,印刷时就易产生鬼影;若改变设计,使两张图片分开放置,左右各放一张,平衡整版的用墨量,则可避免鬼影。 

  (3 )排版时,合理设计版面。合适的版面安排可保证墨辊有足够的上墨时间,避免鬼影。例如,若一个设计是在实地上放置一个大图片,拼版时,如果印刷机幅面够大,则可将之放在白色背景上的两个图片之后。

  (4 )利用在图文部分以外的裁切部分放置颜色条,来转移墨辊上多余的油墨,这些颜色条称为移墨条。

  (5 )调节印刷机,加大缺墨鬼影部分墨斗的供墨量。而且有些印刷机上装有斜面匀墨辊,可以有效地解决缺墨鬼影,即利用墨辊的不同部位印刷大面积实地的不同部分,使墨辊不会缺墨。

  (6)将设计版面旋转90°。以在实地上印刷大的粗体字为例,如果墨辊先给大的粗体字上墨,再给实地上墨,一张接一张地印刷,易引起缺墨鬼影。但若将印张转置90°,使墨辊的一部分给字体上墨,另一部分给实地上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缺墨鬼影。

 

[时间:2006-10-16  作者:佚名  来源: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