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印刷西游记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都有一个重要的中介,即波斯—阿拉伯文化的势力范围。

  中国的这两大发明,改变了人类历史,但是这种改变,可能源于一场令大唐帝国蒙羞的战争,可能源于一次近乎闹剧的通货膨胀。

  ■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角逐,高仙芝轻敌冒进,在怛逻斯遭遇惨败

  据现代考古证明,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纸张的使用沿着丝绸之路迅速西传,至5世纪末,中国统治下的西域地区已普遍使用纸张。然而,不知是否因为当时中国对造纸技术一如对丝绸生产技术一样严防死守,中国造纸术的西传却晚至公元751年的怛逻斯战役。几乎所有的著作和文章都将这场著名的战役记述为中国唐王朝与大食(阿拉伯)之间,为争夺中亚控制权而交战,实际上当时与唐军作战的是波斯军队——当然,这样的记述并不为错,因为当时波斯已经是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

  怛逻斯战役的唐军统帅是高仙芝。他祖籍高丽,身材魁梧,剽悍勇猛,热衷于张扬大唐声威,在中亚纵横驰骋,使帕米尔西南诸胡皆臣服于大唐帝国,时人称之为“常胜将军”。747年,高仙芝出任安西节度使,大唐在西域中亚的声威达至顶点。751年,高仙芝率军攻石国,石国国王投降,高仙芝俘之并斩于阙下。杀降乃兵家大忌,高仙芝的惨败始于此。“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

  诸胡引来的大食军统帅为阿布•穆斯林。他是波斯呼罗珊人,释奴出身,信仰与阿拉伯逊尼派对峙的什叶派,是什叶派教义在波斯东北部呼罗珊地区的重要传播者,在当地民众中具有崇高声望。747年(与高仙芝出任安西节度使同一年),阿布•穆斯林率呼罗珊农民军起义,于750年攻入大马士革,推翻了阿拉伯倭马亚王朝(661-750)的统治,拥立先知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孙阿布•阿拔斯为哈里发,建立了阿拔斯王朝(750-1258)。波斯人因打江山的汗马功劳,迅速占据了阿拉伯帝国各级机构的要职,从而使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全面走向波斯化。阿布•穆斯林成为呼罗珊省的统治者,该省在阿拉伯帝国境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治省”(希提《阿拉伯通史》)。阿布•穆斯林统帅的呼罗珊军成为维护阿拔斯王朝统治的近卫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当时,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在中亚的角逐可谓势均力敌。751年7月,诸胡求援,正中阿布•穆斯林下怀。一番运筹帷幄,阿布•穆斯林派部将齐亚德率大军诱唐军深入。高仙芝轻敌,率大军远离安西四镇,深入胡地700余里,在怛逻斯(Taraz ,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南部)河畔与阿布•穆斯林的强悍的呼罗珊军遭遇。两军相持五日不下,高仙芝大军中的胡军葛罗禄部临阵倒戈,与呼罗珊军夹攻唐军,高仙芝大败。是役,7万多唐将士中约5万阵亡,2万被俘,所余仅数千人,高仙芝在部将护卫下逃回安西。

  ■怛逻斯战役中的唐朝俘虏带来了造纸技术,阿拉伯帝国拥有了三大造纸中心

  怛逻斯战役虽然是唐与大食争夺中亚控制权的一场大战,但并未对当时的中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阿布•穆斯林的军队尽管获胜,但也没有进一步东扩;唐军大败,但之后诸胡依然对唐王朝称臣纳贡。然而,怛逻斯战役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据中外多种史料的记载,正是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2万唐将士中的一些造纸工匠,将造纸术传入中亚和西亚地区。

  据载,阿布•穆斯林部将齐亚德亲自掌握的一部分被俘唐将士中就有一些是造纸工匠。阿布•穆斯林在获悉这一惊天大发现后,收罗俘虏中所有的造纸工匠集中于当时呼罗珊省的手工业中心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该城很快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撒马尔罕纸”成为一种重要的贸易商品,销往整个阿拉伯帝国境内,并出口欧洲,以其便捷、廉价、适用、美观的特性迅速替代了该地区长期使用的埃及苇纸和羊皮纸。

  762年,阿拉伯帝国的新首都巴格达(波斯语,意为“神赐的”)在底格里斯河畔落成,这里曾是波斯萨珊王朝(224-651)的统治中心。793-794年,哈里发哈伦从撒马尔罕招募中国工人,在巴格达建立造纸厂,从此该城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另一个造纸中心。大马士革后来成为阿拉伯帝国的第三造纸中心,其生产的纸张主要供应欧洲。

  从大马士革,中国造纸术分两路传入欧洲。一路是经埃及、摩洛哥传入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由此进入欧洲。1189年,基督教世界的第一家造纸厂在法国境内的赫洛尔建成。另一路是经埃及、西西里传入意大利,1276年意大利蒙第法诺建立第一家造纸厂。从撒马尔罕到欧洲,中国造纸术每到一处,都对当地乃至一国文化的繁荣兴盛起了无法估量的促进作用。

  ■古代伊斯兰世界排斥中国的印刷术,对雕版印刷的唯一尝试,是一次近乎闹剧的纸币发行

  雕版印刷在中国历史悠久,唐代佛经的大量翻译和刊印带动了雕版印刷的兴盛。在当时中西文化交流十分繁荣的背景下,伊斯兰世界不会对中国的印刷术一无所知,并且造纸术的传入也理应迅速带动其对印刷术的采用。然而,伊斯兰世界虽然极其迅速地接受了中国的造纸技术,却对中国的印刷术完全抱以排斥的态度。

  有人说,是因为早期的印刷刷板所用的刷帚是用猪鬃做的,穆斯林认为用它来印刷真主的名字,乃十恶不赦的大罪,而伊斯兰世界的每一本书都会提到真主之名。也有人说,是因为伊斯兰世界将书籍视为崇高之物,必须手抄,以示恭敬。总之,书籍印刷在伊斯兰世界长期不被接受,而是保持手抄的传统,直至1825年开罗建立伊斯兰世界的第一家印刷厂。

  伊斯兰世界在近代开办印刷厂之前对雕版印刷的唯一尝试,发生在波斯西北部大城市大不里士,当时该城是统治波斯的蒙古王朝伊儿汗王朝(1256-1380)的首都,城内有专门的中国人居住区,犹如唐人街。1294年,乞合都汗(1291-1295年在位)因穷奢极欲,国库空虚,采纳了财务大臣提出的发行纸币的建议。纸币的样式完全照搬中国元朝忽必烈发行的纸币,连纸币上的汉字“钞”也依样炮制,不同的是纸币上印有阿拉伯文字的纪年和金额。显然,大不里士的中国人对这次雕版印刷功不可没。然而,大量纸币的发行引起通货膨胀,激起公愤,几乎造成民众暴动,纸币仅流通了三天便告废止。

  大不里士纸币闹剧之后的第二年,合赞汗(1295-1304在位)登基,宣布与中国元朝廷断离早已形同虚设的臣属关系,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他钦定首相拉施特用波斯语撰写蒙古史和世界史,即著名的《史集》,当时几乎每个大城市的大清真寺里都备有该书的抄本。拉施特在此书的中国史部分对中国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这是中国以外对中国雕版印刷术的最早记载。

  大不里士雕版印刷的尝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对印刷术的西传具有重大意义。因大不里士邻近东罗马帝国,一些纸币被当作玩意儿流入欧洲。这些印刷精美的小纸片吸引了具有发明头脑的欧洲人,加上拉施特《史集》对中国雕版印刷术如同教科书一般的描述,蒙古势力崩溃后的半个世纪内,雕版印刷出现在欧洲。之后,德国的谷腾堡(约1394-1468)成为欧洲活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比中国宋代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1041-1048)晚了400年。

  

后秦施胶纸(384年)、唐开元二十九年的残字纸(741年)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中的军人。

唐军中有造纸工匠,他们在怛逻斯战役中被俘,把造纸术传入了阿拉伯

[时间:2009-11-09  来源:北京青年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