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E-Ink元太科技发布业绩报告,2011年7月份合并营收为6.3亿人民币,较2010年同期增长83 %,仅2011年1到7月的电子纸出货量已经超过2010年总量。然而,国内E-Ink电子书领头羊——汉王科技,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74亿元,同比减少300.64%。随着平板电脑的逐日升温,国内电子书市场销量萎缩,哀嚎一片;反观境外,电子书在欧美市场的迅猛发展令人深感冰火两重天的不均态势,值得深思。
降价策略失效
2011年5月,遭受股市重创的汉王宣布旗下的电子书产品全面降价。同期,多家其他电子书品牌也采取大幅度降价措施,以适应市场调整,例如,盛大的499元Bambook。
然而降价真的能拯救电子书市场吗?的确,在降价策略推出之初,一二线品牌的电子书销量都有所提升,库存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但实际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据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Q2中国电子书市场销量达29.39万部,相比于2011年Q1的28.25万部,仅攀升4.04个百分点;汉王电子书销量为14.11万部,相比于2011年Q1的14.98万部销量,仍然下降了5.81%。可见,降价并未让电子书重新看到希望。
对于大品牌来说,降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出售谋求的是喘息,为内容服务转型争取时间,而汉王依旧停留在卖硬件的地步,没有如平板那样走内容为王的市场策略,目前只是加强书城建设,增加有吸引力的内容,但这些措施见效不是那么迅速和明显。而二三线品牌电子书本身利润空间就不大,根本耗不起,加上不是核心产品,所以出逃迹象已经很明显。
转型之路险阻重重
此前国内电子书大腕多押宝在礼品市场,在竞争不是很激烈的情况下,的确获益丰厚,这掩盖了它们产业链薄弱,内容资源整合及版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等问题。
内容掌握在传统出版社手中,但出于担心数字出版影响传统纸质媒体销售,加上盗版泛滥,所以像汉王这类企业,依靠28分成的模式前行,效果并不太明显。包括先期进入市场的方正、翰林等电子书品牌,也逐渐淡出市场。
盛大在线CEO王静颖告诉记者,由于在战略策划上考虑到Bambook本身并不能靠硬件盈利,所以更多的只是培育市场和孵化“云中书城”。从999元低价上市,到之前降到冰点价499元,再到“买数字图书免费送盛大Bambook”,其实都是有意识地培养用户新的阅读习惯。
“赔本赚吆喝”确实成就了盛大Bambook的独领风骚,2011年Q2,盛大Bambook凭借价格和内容优势,销量大踏步前进,达5.03万台,相比于2011年Q1的4.03万部,增幅达24.81%。其内容平台盛大文学包括六大文学网站,过去三年,盛大文学的净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300万元、1.35亿元和3.9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72.3%,其搭建的原创内容平台、建立的自主收费体系是对图书出版流程的创新。
[时间:2011-09-16 来源:电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