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子书不能总是“上锁的图书馆”

电子书

  内容更丰富,阅读更轻松,新华文轩与盛大携手——

  “我们与盛大的合作,简单说来就是终端与内容平台的结合,让以前电子书这种‘上锁的图书馆’内容更丰富,阅读更轻松。”2012年2月21日,新华文轩九月网总经理庞里洋向记者通报了这一最新合作项目。盛大果壳电子公司对一款最受欢迎的电子阅读器(电子书)Bambook固件升级,与九月网数字图书阅读格式相容,一举消除了原来电子书与内容提供商之间的障碍。

  庞里洋进一步解释说:“在达成这个合作之前,九月网的用户只能在网上阅读,而盛大电子书也只能下载盛大自己的网上内容。现在,盛大Bam-book成为兼容设备,同样可以下载阅读九月网的图书资源。”

  瓶颈待破:

  电子书呼唤“一器通读”

  “拥有一本电子书,就可以随身携带一座小型图书馆。”这句广告语曾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事实是,消费者购买了电子书之后才发现——“能看到的书,仅仅是几本家喻户晓的名著,随处可以找到的武侠、穿越、玄幻小说等网络文学。”庞里洋介绍说:“因为怕影响纸质书的发行量,一般需要在新书出版半年后,出版社才愿意提供正版的电子文档。”

  虽然,目前对于电子出版物国内出版社已经高度重视,大都设立了各自的数字出版研发部门,利益保护的需要下,版权共享还很难实现。同时,正规出版物的电子书也有自己的版权保护系统,均各自为政。

  2010年底,有关部门开始制定“电子书标准规范”,但到目前规范还在制定程序中,何时出台,能否适用还是悬念。版权内容不能共享、文本制式影响兼容,像“一把锁”,锁住了电子出版物和电子书设备的发展。

  2010年曾经被业界认为是电子书发展最火的一年,到2011年电子书却没有吸引太多的关注,从最初每台3000元,到现在500元左右一台,虽然硬件更好用、甚至彩色电子书也开始出现,但据记者调查了解,内容和制式的转换,是电子书不能实现 “小型图书馆”理想的最大问题。在目前的市场上,数字出版物会以TXT、PDF、HTML、EPUB等多种文本格式出现,各个厂家生产不同文本格式的电子书,出版社为了防止盗版也会使用不同的方式保存电子文本,各个制式的电子出版物自成体系,不能“一器通读”让电子书成为空壳。

  解锁双赢:

  电子书登上新平台

  “与其等待通用规则的实施,不如自己开拓资源,寻找合作。”庞里洋表示,“电子书内容的争夺已经很激烈,可以说我们的人就蹲守在出版社的门口,目前数字出版版权的获取周期:从纸质书出版之日计算已经缩短为平均三个月。”

  向出版社争取版权,是未来电子书发展的根本。目前,九月网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除了新华文轩自己的出版物,还与国内数百家出版社建立了联系。依靠“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这个坚实的背景,九月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成为国内 “数字内容营销”的主流平台之一。截至2011年底,九月网的注册读者已经达到16万、在册电子书数量20万,丰富的图书资源目前正在尝试与众多移动终端平台合作,让九月网的数字图书服务于更多平台的读者;另一方面,作为国内电子书行业领军角色,盛大Bambook虽然拥有“盛大文学”原创基地,但却缺乏传统出版社的内容支持,寻求合作拓展成为共同要求。“固件相容,双方可以说是相互配了一把钥匙。”

  内容平台只是电子书的中转站,据九月网最新的调查,66%的读者希望把图书内容下载到电子设备上阅读,“硬件和内容的相容”是电子出版、电子书厂商和读者的共同期待。

  春节过后,当当网、京东商城宣布启动电子书内容平台业务,云中书城、汉王书城、大佳网,甚至苏宁电器、亚马逊中国也纷纷开通和计划推出电子书内容平台,2012年,数字图书领域又开始了新的争夺。

[时间:2012-02-23  来源:四川日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