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全印展的招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了解全印展的情况,日前记者走访了主办方之一的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总裁沈海祥先生。?
记者:沈总您好!我们知道2003年首届全印展的成功举办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明年6月14日-17日第二届全印展又将在上海举行,您作为行业内著名专家,又是全印展发起人之一,能介绍一下此届展会是在怎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举办的吗??
沈总:目前中国印刷业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4年全国各类印刷企业94282家,比2003年增加1893家,增长率为2.05%,从业人员300多万人。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印刷业持续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04年印刷总产值约2600亿元,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中国印刷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
在出版物印刷方面,2003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0家,出版图书190391种,出版期刊9074种,报纸2119种,出版报纸381.12亿份。?
2003年全国出版物用纸量418.59万吨,比2002年增长10.75%。
?
2003年报纸总印量1235.59亿对开张,较2002年增长15.76%,其中彩报印量占65%。
在包装印刷方面,中国包装市场需求每年约增长12%,包装印刷生产总值约占全国印刷生产总值的1/3,包装和标签约占印刷生产总产值的48%。
?
全国有包装印刷企业2万多家,纸类印刷约占40%,塑料印刷30%,其它类包装印刷30%。
?
印刷设备进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04年全国共进口印刷设备及辅助设备135311台,总金额16.1亿美元。
?
印刷器材情况:?
纸张:我国纸张和纸板总生产量和总销售量均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全年总产量为4300吨,比2002年增长14%,2004年总产量4862万吨,其中机制纸2874万吨,比同期增长21.7%,机制板1990万吨,比同期增长19.5%,2003年进口铜版纸和新闻纸700万吨。预计2015年纸张消费量将达8000万吨,而中国纸张生产能力仅6500万吨,目前中国人均纸消费量仅33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
油墨:中国年总产量和消费量比同期增长保持10%以上,我国油墨生产能力已达27万吨,2005年油墨消费量将达到30万吨左右。2004年出口1.56万吨,比2003年增长44.44%,进口46万吨,比2003年增长16.75%。?
胶印版材:据对35家PS版厂统计,生产能力约1.9万平方米,2004年总产量达1.2亿平方米,比2003年增加2668万平方米,增长28.5%,总销量约为1.1亿平方米,比2003年增加1954万平方米,增长21.6%。?
据海关统计,2003年出口PS版717万平方米,2004年出口1200万平方米,增长67%。如加边境贸易估计为3000万平方米以上。?
2004年全国热敏CTP版和光敏CTP版总产量不足300万平方米。?
在数字技术方面:?
CTP:截止2004年9月,我国内地CTP设备达346套,年增长率为53.1%,其中热敏227套,光敏103套,CTcP5套。Creo97套,Agfa82套,网屏50套,海德堡35套。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地区装机总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004年报纸印刷厂安装22套,现共有61套。影响中国CTP普及的最大问题是版材价格太高,如何发挥CTP设备综合效率也是重要问题。
数码打样:截止2004年5月,数码打样装机量近2100台,据对100家企业的调查,40.5%的企业已采用数码打样,有37.8%的企业表示要添置数码打样系统和CTP系统。
数字印刷:截至2004年5月,全国有墨粉类数码印刷机2004台以上。
?
记者:我国印刷业目前的发展趋势如何??
沈总: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速度,给印刷业提供了极好的市场机遇;中国加入WTO,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近几年,每年都有近百家三资印刷企业批准设立,给印刷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北京申奥、上海申博成功,将给印刷服务业带来巨大市场商机。?
我国政府已提出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成“全球重要印刷基地”,我国印刷业将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包装印刷发展速度更快。CTP技术的应用将在大中型印刷企业日益普及,特别是三资印刷企业、报纸印刷企业、对质量要求高的印刷企业、有出口业务的印刷企业、为外资企业服务的印刷企业会首先采用,CTP版材和设备价格会进一步下降。
?
数字印刷的市场和经营模式会进一步形成,今后几年将会迅速发展。印刷企业的增值服务,如桌面出版、平面设计、邮件服务、履约管理、仓储、电子文件存储、数据库管理、CD-ROM服务等将会加快发展,增加企业收入。
在包装印刷方面,中国政府也将给予更大的扶持,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进一步的融合,包装印刷逐渐受到海外有关方面的强烈关注。据统计,近年来包装类印刷企业持续快速增长,每年都保持在10%的增长率。
记者:看来全印展是在我国印刷业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机遇的背景下举办的,为何选择在上海举办?这是否与长三角印刷的发展有关系?请您介绍一下长三角印刷业的情况。?
沈总:长三角涵盖了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16个城市;占全国2%的土地,10%的人口,占国内总产值的20%;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35个城市中,长三角占了10个;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长三角占了49个,有8个县位于前10名;长三角有近3.5万家印刷企业,从业人员72.5万人,年销售额674.5亿元,以15%速度持续增长;上海印刷工业产值达200多亿元;中国印刷企业百强中,长三角占33%强,年产值共计87亿元,无锡、苏州、常州已批准的中外合资、独资包装印刷业已超过190家,注册资本超过8亿元;《中国区域发展报告(2004-2005)》分析指出,长三角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无论是从绝对值还是从增速上来看,都已居国内三大经济圈之首;2004年,长三角经济规模首次超过全国经济总量的20%,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5%,出口占全国33%以上,长三角已是世界各国最看好,并加大投资的地区之一。此外,上海场馆的设施先进,服务周到,也为展商的产品宣传与市场推广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因此,我们从2003年开始,每三年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全印展”。2003年的全印展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沈总:上届展览会设标准展位687个,加上光地14070平方米,共计2250个标准展位,展出总面积超过40000平方米,其中海外展出面积15000平方米,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等22个国家和地区480家知名厂商的参与,其中海外参展企业98家,内地参展企业382家。海内外著名企业悉数参展。
展会吸引了超过5.3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前来参观,首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作为专业展,合同、协议和意向交易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无论是从展出面积,参展的海内外著名企业数量、海外参展面积、专业观众的人次、交易额都创国内同类专业展会的新高。
上届展会上还同期举办了全国印协理事长秘书长会议、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以及几十场技术交流会、信息发布会、用户见面会等专业会议。
记者:现在离第二届全印展还有一年的时间,第二届全印展的招展工作进展如何??
沈总:第二届全印展将于2006年6月14-1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它将以全面展示世界印刷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目标,以为印刷包装企业创造新的盈利点为目的,通过与世界各地印刷及设备器材相关行业同仁的交流与对话,为供需双方和中国印刷包装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目前第二届全印展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预计第二届全印展观众将超过10万人次,目前展览总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已成定局。
来自印刷机械王国--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VDMA)将组织大型展团参展。此次的参展商17%为新客户,老客户的展台面积有185%的“扩张率”。所谓185%的“扩张率”,是指老客户在上届参展面积的基础上扩大185%。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总裁胡雄卿在全印展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电气将以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台面积在第二届全印展上亮相。6大国际胶印厂商也扩大了展览面积,而且这次包装印刷的厂商也积极报名参展。
记者:看来展位是有些供不应求的态势。你们是如何宣传全印展的??
沈总:我们有一整套全方位的宣传攻势。首先,drupa将全印展纳入全球宣传计划,在海外为全印展做宣传;另外,在2004年德鲁巴展会上我们成功举办了“2006全印展新闻推介会及午餐会”;全印展主办方代表在去年3月“第七届亚洲印刷技术论坛年会”上也举办了“全印展”新闻发布会;今年3月在深圳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印刷年度峰会论坛”上,全印展主办方代表向大家介绍了第二届全印展的筹备情况,使与会者对全印展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在今年1月南非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印刷大会”上,全印展推广小组积极参加了在南非同期举办的展览会,专门设立“全印展”展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纷纷驻足,关注并了解第二届全印展的情况。
5月12日,我们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全印展新闻发布会,到会的协会、厂商与媒体代表有100多人,大家对全印展寄予了殷切希望,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来临。
?
记者:我们知道一般的专业展览会组织专业观众参观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你们是怎样做的??
沈总:在国内,我们靠中国印协的各地方印协,靠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印刷业商会、澳门印刷业商会、台湾区印刷暨机械材料同业公会等组织的支持,组织专业观众;在国外,积极联系海外印刷行业协会等机构组团,比如:世界印刷传播论坛、南非印刷工业联合会、日本印刷产业联合会、日本印刷技术协会、新加坡印刷与媒体协会、韩国印刷与信息工业联合会等,都为全印展组织专业观众做了大量的工作。?
记者:全印展的目标观众包括哪些领域??
沈总:我们的观众包括:印刷行业专家、包装印刷、商业印刷、报业印刷、标签印刷、商业表格、图书印刷、零售商与生产商;纸张与信封生产商;政府部门和财政机构;广告与设计公司、直邮与公关公司;印刷厂、出版、装订、加工公司;多媒体、网络出版;教育及专业机构;相关行业协会;行业媒体等。
记者:目前国内印刷业展会很多,全印展在运作模式上与其它展会有何不同??
沈总:我们与杜塞尔多夫合作,就是看重了他们是专业的展览公司,他们在媒体宣传投放方式与费用、现场服务、运输服务等方面都具有国际水准。比如在展会期间,他们一个展位派三个人进行定向服务,及时解决参展商在搭建、运输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这种服务质量是其它展览会所不具备的。所以在上一届全印展上,一位国际参展商表示:感觉很像drupa。?
记者:您作为中国印刷集团公司的总裁,在这里有什么话要对读者说吗??
沈总:展望未来,中国印刷市场将更加开放,政策更加宽松,为相关行业提供广阔的合作和发展机遇。2006年是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在明年6月,引人瞩目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全印展将在上海举行,我们将在第一届全印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把第二届全印展办成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的品牌展会,为印刷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是集团所属的企业,也是全印展的主办方之一,旗下的科印传媒是全印展的承办单位之一,负责《印刷技术》、《印刷经理人》、《数码印刷》、《印刷质量与标准化》和《中国印刷物资商情》五本杂志的出版与发行。印刷工业出版社是行业内唯一的专业出版社。科印网的创建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但已经成为行业内比较著名的专业网站。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着制定行业标准、宣传行业标准、贯彻行业标准的任务。科印传媒展览部有着十多年的办展经验,在行业内取得了广大客户的充分信任。这样一个传播机构,其信息传播功能可以说在行业内是首屈一指的。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是全印展的主办方之一,拥有数千家单位会员,与海外相关协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观众组织方面有着强大的号召力。
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公司是专业展览公司,且依托德国总部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的强大背景,在品牌打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此我代表全印展的主办方,借用《中国包装报》,真诚感谢对上一届全印展给予支持的中外相关组织和个人,欢迎大家与我们继续开展更加深入与广泛的合作,倾心打造中国的“德鲁巴”。?
记者:谢谢沈总接受我们的采访。
[时间:2005-07-08 作者:张珂 孙月媛? 来源:中国包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