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已现首家只要有图纸就可以打印出房子和飞机……
其问世被认为将引领蒸汽机、内燃机后第三次工业革命
3D打印机可以用各种原料打印三维模型,酝酿了30多年的3D打印技术,在2012年下半年真正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
《经济学人》杂志称,3D打印“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和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3D打印机将像蒸汽机、内燃机和计算机一样,开创一个崭新的工业时代。
我国在3D打印技术上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今年10月,国内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和企业成立了全球首个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3D打印在中国发展如何?通过新制造模式,个人“打房子”、“造飞机”的魔法时代,离普通中国人生活还有多远?记者进行了采访。
11月初,科技界发生一件大事。美国著名科普杂志《连线》(wired)主编,52岁的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从老东家辞职,全心管理他与一名20多岁的IT青年共同创立的3D打印公司。目前,这家公司已获得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他们计划通过3D打印技术,在墨西哥制造无人驾驶的“飞行机器人(300024)”并售卖。
这款飞行机器人的推介语写道,“便宜、小巧的飞行机器人可以听从你的一切吩咐,凭什么所有‘cool’的产品都被军队拥有呢?”
是的,这一切如同科幻片一样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克里斯提到,新的工业化革命新浪潮中,他最重视的对手来自中国。 国内
第一家3D打印公司已盈利
2009年,24岁的浙江金华人金涛,从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香港做了不到一年博士,就决定回内地创业。启发他创业灵感的,是国外一家电子礼品店的个性3D打印服务。
当时,面向普通人的3D打印服务在国内是完全崭新事物。三年过去,27岁的金涛已经是中国第一家3D设计服务公司的创始人和技术总监。
在淘宝网上,记者可以看到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公司,售卖个人3D打印机,价格从5999元到29999元不等。
入门级个人3D打印机,重量只有30多斤,就好像一个超大号的礼品盒或掏空的迷你打印机。它可以放在桌面上,不用连接电脑,插上SD卡就可以将设计图纸变成实物。而购买者有设计师、科研单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青年活动中心用于给小朋友上手工课,还有想给女朋友做独特爱情礼物的科技宅男。
在网络上,中国3D打印爱好者登记人数也已超过千人。网友们开始展示用个人3D打印机打印出的东西:门把手、拉环、水壶、跑跑卡丁车的模型、奖杯、茶杯、凳子、戒指等;材质也从石膏、尼龙、树脂到ABS塑料等五花八门。
金涛介绍,3D打印热在中国还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的,随后逐渐升温,到了今年4月,不到半年的时间,公司的个人3D打印机已经销售过百台。公司也开始实现盈利。
应用
从航天材料到“复制”文物
然而,作为国内第一家3D打印服务公司创始人,金涛最开始的想法是做游戏模型,让人人有机会成为雕塑大卫的“米开朗基罗”。
大学里,金涛的计算机专业方向是图像图形学。去到香港后,他在大学里担任计算机图形图像学的研究助理。
一个偶然机会,作为《魔兽游戏》的爱好者,他发现国外有网站可以提供游戏模型的个性3D打印:顾客呆在家里,把自己改装的游戏角色设计图发给网站,网站就利用3D打印机制造实物,再邮寄给玩家。
于是,在网购了一台国外的3D个人打印机后,金涛决定辍学创业,向游戏玩家提供游戏模型的3D打印服务。但由于没有得到官方授权,“魔兽”模型打印服务的生意不得不搁浅。
后来在与一个澳大利亚客户交流中,金涛了解到,从网络上,可以学习如何制作3D个人打印机器。2009年,也是世界知名的个人3D打印公司Maker Bot成立的一年。Maker Bot公司被科技界视为3D打印业中“苹果”公司,它致力于将3D打印机像当年电脑一样,从科研企业应用到个人普及中。
于是,金涛从Maker Bot的网站上购买了一台需要组装的个人3D打印机,在网络上下载了公开教材,并和一个学机械的同学一起重新组装机器,琢磨装配。
去年11月,金涛的第一台,也是中国第一台个人3D打印机开始对外发售。
目前,在金涛的公司上,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服务主要有四类:建筑与市政布局模型、工业设计的快速成型、用于教育艺术创造的“模型”设计以及保护文物遗产的3D打印。
相比设计模型,文物复制是3D打印在中国的一个新应用。
在公司网站展示上,有一尊佛像古味十足,这是山西天龙山石窟第 18 窟西壁的几尊佛像的复原模型之一。由于原佛像或残缺或流失海外,国内考古学家通过扫描收集3D数据,再通过金涛公司的专业3D打印机,花了两天时间打印出了1:11的“复制”文物。
[时间:2012-11-15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