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尽致看印刷

  印刷可以说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没有印刷这个过程,其他工艺步骤做的再好,也不能把印刷品展现出来。

  在这个环节中,印刷专家徐世垣老师就印刷工艺的完善对提高产品质量的影响做了综合性的叙述。 现在很多印刷厂存在着的问题有:产品质量不稳定,同批同色度波动较大。同一产品多点印刷效果不一样。企业缺乏标准化质量管理,大多数印刷厂仍处于无标生产状态。企业管理者缺乏标准化意识。对质量控制光凭主观经验,缺乏客观评定手段。大多数印刷机房没有检测质量的仪器,如密度计、色度仪。印张上没有印上测控条(或信号条)。四色印刷使用的基本色油墨(CMYK)色度不标准。掌握水/墨平衡不严格,多数印刷机用水量大,印出的文字墨色发白、太浅,网点不光洁、发虚。图像暗淡无光,影响印品干燥。网点还原质量差:网点增大、变形、边缘发虚、破碎。套印不准,误差超标。按照CY/T5行业标准规定,精细产品套印允许误差≤0.10mm;一般产品允许误差≤0.20mm。印刷品上瑕疵多,脏点、纸毛、墨斑、粘脏、糊版等等频频出现,严重影响印品外观质量。非涂料纸(胶版纸)70克以下的透印严重,与纸张和油墨质量有关。

  根据上面所说的中问题,徐老师指出,要想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办法是实施现代化企业管理措施,建立质量管理目标,加强印刷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首先企业应该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改变无标生产状态。并且按照标准要求来控制和检验产品,符合质量的要求。在印刷过程应采用反射密度计和色度仪,并在印张上加印测控条,对印刷品质量进行验测。同时要严格控制水/墨平衡,在保持印版不起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润版液用量(水越少越好)。保证套准精度。正确调节印版、橡皮布和压印三个滚筒的滚压状态。也要防止墨辊(胶辊)和橡皮布表面结膜(由于清洗不干净而结膜),保持良好的油墨转移性和网点再现质量。保持油墨不因干燥结皮,防止造成印品出现墨斑。不可以在油墨中随意添加辅助材料,避免使用酸性过强的润版液,这样会造成油墨乳化或印品不干。同时,印刷车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很多印刷厂中,这点也是最难创造的、

  在这次研讨会上,海德堡公司也针对整体印刷解决方案做了一系列的讲解。在“客户选择CTP系统注意事项”、“海德堡CTP数字流程系统能够提供的功能和带给客户的利益”、“海德堡色彩管理的功能和方法”和“海德堡生产管理的功能和方法”这四个方面做了介绍。

  同时,为了能够为全面提升印刷企业产品质量,本次高峰论坛同时安排了印企经验交流的环节。来自北京奇良海德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柏琦先生对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体会做了简单的介绍,来自北京华利志诚数码印艺顾问有限公司的谢铁生先生就色彩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体会做了介绍,最后第二天由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的陈亚雄先生做最后的总结陈述: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的质量控制经验与管理。

  印前、印刷、印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通过最后的经验交流,大家也都意识到印刷流程的整体过程中,没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

[时间:2005-11-15  来源:本站原创]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