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家以出版物印刷为主业的上市企业,盛通印刷的“敢为人先”诠释了一个关于蜕变的故事。
十年之前,它是一个刚刚起步、名不见经传的小印刷厂;十年之后,它是一家来自出版物印刷领域、备受瞩目的上市企业——对于这个“它”,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这个十年,是成长,是发展,是人们对其的一次次关注,更是一个关于蜕变的故事。
萌芽破土 蓄势待发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北京盛通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初期,正值中国印刷业发展的辉煌年代,众多大型国企、外资集团“叱咤印业,风光一时”。而彼时的盛通印刷刚刚成立,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从印刷市场的“配角”变为“主角”,公司领导班子胸怀梦想、敢于担当,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积累盛通印刷的信誉和影响力,为企业由小变大积攒能量。
2000年,盛通印刷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厂并购置全新海德堡对开四色胶印机及系列装订设备;2003年,购进海德堡高速商业轮转印刷机,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2004年,引入全套数字印前设备,开始大规模应用CTP技术;2005年,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取得累累硕果;2006年,引入全套瑞士马天尼钻石型精装生产线进军高端精装图书市场,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第二工厂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几年间盛通印刷动作频频,步步“高调”。
不同于一些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民营印刷企业——在随处可掘金的印刷“辉煌时代”,他们大多着眼于眼前利益,较少关注长远,盛通印刷选择的是一条不断挑战、升级自我的道路。公司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定位于“高端”,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第一次蜕变。2008年,盛通印刷以产品销售收入2.46亿元、排名100位的成绩首度跻身“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榜”,此后其排名逐年上升。
率先上市 一鸣惊人
2011年7月15日,盛通印刷在深圳交易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一跃跨入资本市场平台,成为内地首家以出版物印刷为主业的上市企业。这一钟鸣,盛通印刷股票发行3300万股,发行价每股10元,募集资金总额3.3亿元;这一钟鸣,让盛通印刷多年的辛苦努力获得了成功的回报,并为其开启了新的发展之门;这一钟鸣,也响彻了中国出版物印刷业,为众多还在困惑中的出版物印刷企业树立了新标杆。
受2008年金融危机、人工成本上涨、电子读物冲击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版物印刷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不少出版物印刷企业开始筹划转型看似前景更好的包装印刷或其他印刷领域,以获得新的生机。但盛通印刷却始终坚守出版物印刷一隅,在高端彩色期刊及精装图书印刷市场深耕细作,孜孜不倦。公司董事长贾春琳认为:“出版本身是文化传播的一个核心环节。作为与出版密切关联的印刷,其和出版一样都是古老的行业,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只要能够跟上数字化应用的步伐,就一定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盛通印刷管理层坚信,在出版的领域做专、做精,展示的舞台自然就会变得更加宽广。
成功上市,对盛通印刷而言是又一次美丽的蜕变,让其拥有更丰满的羽翼展翅高飞。经历蜕变的盛通印刷,在保证高质量、高速度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强化印前编辑、美术设计环节的功能,强调服务的整体性,注重环保,并加大研发力度。贾春琳曾经说,“上市不仅仅等同于企业现有良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今的出版物印刷市场总会让人唏嘘连连,但盛通印刷却以这个舞台为主场,演绎着其可持续发展的绚丽舞姿。
创新升级 漫步云端
有人说,盛通印刷是大胆的,因为成立伊始,其就将目光着眼于未来的“高端”;也有人说,盛通印刷是敢为人先的,因为其是国内首个以出版物印刷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13年,盛通印刷再一次因一个大胆的举措成为了焦点——2013年初,盛通印刷斥资6000万元在上海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盛通时代印刷有限公司,进军云印刷领域。
云印刷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印刷业中兴起的新鲜话题,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市场对印刷业务个性化需求的大量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印刷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话虽如此,行业内对于云印刷谈论观望的企业颇多,真正涉足其中的却未见几家,主要原因多在于前期的人力和成本投资较大,且有一定的推广风险。盛通印刷此次大胆地漫步云端,用其话说,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公司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利于公司在物联网时代的长远发展。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或许,这就是盛通印刷的又一次美丽的蜕变。
十年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个十年,盛通印刷又将开始新的征程,为成就“百年盛通”的伟大梦想起锚远航。
[时间:2014-03-04 来源:印刷企业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