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丰印捷:精细管理 轻资产型印刷电商

易丰印捷印刷电商

  市场变化促使印企思变

  易丰印捷始创于1995年,以传统印刷起家。2004年,易丰印捷涉足数码印刷,引进富士施乐数码印刷设备并开设了数码快印店。

  经过几年的传统和数码印刷共同经营的实践及探索,易丰印捷将数码印刷定为传统印刷的补充,暂时不去大力发展数码印刷。在易丰印捷董事长罗非看来,传统印刷的市场依然大有可为。

  精细化管理提升利润空间

  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印刷产业持悲观态度,但实际上,按现有的市场和利润数据来看,印刷仍旧具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如果能精耕这片土地,做到20%的纯利润不无可能。

  易丰对此很有信心,但目前很多印企并未能意识到这一点。罗非举了个例子,比如彩色印刷的价格,定价为20元、18元还是13元,如果定为13元还能不能赚到钱,这个问题随便找一个印厂去问,可能根本得不到准确的答案。

  也就是说,很多印刷企业并不清楚自己的利润究竟在哪、有多少,究其原因,还是企业管理过于粗放,成本核算做得不到家,而这种粗放式管理恰恰是整个印刷行业的现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鉴于很多印刷企业尝试ERP不成功,易丰印捷于2010年开始大力投资研发公司管理软件,2011年精细化管理软件正式上线运行并取得成功。

  易丰印捷的这一精细化管理系统申报了5项国家专利,包括:排产印刷品的方法和系统、交互式印刷方法和系统、单张纸印刷开纸裁纸方法、企业定额管理系统、基于订单排产的印刷系统。

  在这之前,印刷软件方面的专利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说明印刷行业对于“软投资”的重视程度还很低。而实际上,在设备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深化内部流程,实施印刷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精细化管理流程软件推广过程中,易丰印捷也曾遇到了推动难的问题。举一例,易丰印捷的五项专利之一——“智能排产”,可以帮助印厂在接单后自动排列生产印品。

  譬如印刷一本杂志,几点上机、几点下机、内文需要分成几版活、用哪台设备更合理,系统都会自动安排,整个生产流程非常顺畅,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精简人力成本。

  但印厂调度员起初并不认同“智能排产”所能带来的好处,认为生产过程完全流程化会丧失人为控制的灵活性,不能像以往一样随意更改和插单,因此很容易对管理软件产生抵触心理。

  但事实上,插单的做法其弊远大于利,不但容易出现印重、印错的问题,还会使先进设备带来的效率提升被生产中的停滞、堆积所抵消,导致利益从手边流失。

  这其实就是一个理念传递的问题,要让员工真正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与拥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印刷企业相适应,无法同竞争激烈的市场相适应,只有改变观念,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才能确保企业的生存与进一步发展。

  打造真正电商平台

  在印刷企业中,业务员的“炒单”现象非常普遍,这就滋生了一个特殊的现象:老板成为公司中最大的业务员,即使公司内部员工足够专业、可靠和能干,其服务能力及创造的产值也是非常有限的,这是印企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基于这样的市场现状,易丰印捷选择通过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来改变目前印刷行业以人为核心的营销模式,促使企业进入快速销售的扩张阶段。

  近年来,尽管很多企业对印刷电商这一领域跃跃欲试,但真正做起来的却少之又少,大部分印企只是简单搭建一个网站实现网络接单,把线上交易作为销售渠道的补充,并未涉及产品开发、网络推广、网站运营以及网络服务等问题,这只是较浅层次和局部的电子商务应用,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商平台搭建。

  易丰印捷通过自建研发团队、自建电子商务团队、自行开发产品并完成业务运营打造出真正的电商平台——蜂印网,并将精细化管理和电商平台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了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无缝对接。

  传递理念,共促变革

  易丰印捷在后台管理软件和前台电子商务平台的研发过程中,一直强调“理念”的重要性,一边向员工传递理念,一边向客户传递理念。

  易丰的实践经验表明,要让客户尽快接受电子商务这种新模式,将成为印刷电商发展遇到的首要瓶颈,独木不成林,只有更多印企投身到电商领域中,共同培养客户网络采购习惯,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才能让印刷电商形成气候。

  通过成功登陆新三板资本市场,易丰印捷不但收获了良好的品牌效益,也更好地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可以说为印刷电商的起步开了一个好头,但印刷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还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坚持。希望未来市场上会出现更多理念先进的印刷电商,共同促进印刷行业的变革。

[时间:2014-06-30  作者:李文燕  来源:数字印刷]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