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国际数字出版产业是不平静的一年,看点不断。国内,在国家倡导“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出版”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主旋律。国际上,数字出版产业多方参与者纷纷使出浑身解术,创新发展模式,迎接机遇、应对挑战。
数字出版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对人们的学习、阅读方式产生着巨大影响,不断引发了新理念、新业态。同时,有些为大家所熟知的概念,经过时间的洗礼,我们对它们的认识也不断刷新。相信,未来出版、未来阅读的图景正是由这一个个强音所构成的。
1.电子书销售趋势发生逆转
电子书销售一直作为数字出版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过去五年间,电子书销售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但近三年,电子书销售在各国际出版商整体营收所占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2013-2015年依次为66%、60%以及45%。今年电子书销售市场情况更是风云突变,销售趋势发生重大逆转。
根据企鹅兰登书屋、哈珀柯林斯、西蒙舒斯特、霍顿•米夫林•哈考特等国际大众出版商发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电子书销售额严重下降成为各家财报的一个共同的现象,如哈珀柯林斯截至2015年9月30日第三季末,电子书销售实现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420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的5500万美元,下滑了达23.6%;西蒙舒斯特的图书总销售额虽然增长了2%,但前三季度电子书等数字产品销售额同比下滑到24.8%(约5000万美元)。可以说大幅下滑的电子书销售已严重影响了国际大众出版商的财务表现。今年整个图书出版市场,纸书和电子书的销售比更是接近3:1。
业内普遍认为图书销售的总体上处于增长让人感到满意。阅读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价格是电子书销售增长的关键,电子书销售虽然今年出现下滑,但终将趋于平稳,在未来几年回升有望,新一轮产业结构进化正在发生。越来越多人开始数字阅读,如在飞行途中,或不方便携带纸书的情况下,除此之外,人们似乎还是更愿享受纸书带来的阅读乐趣。
2.有声图书众星捧月
在英国《出版商》杂志今年发布的数字出版调查的问卷结果,很多结论值得玩味。其中有声图书表现亮眼。与过去五年间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今年有声图书产品第一次成为从业者关注得热点,并有大量数据证明其正在进入市场蓬勃期。根据2014年的数据,有声图书的市场份额增长率,仅处在数字出版产品十大类型中的第9位,而今年迅速攀升至第2位。如阿歇特出版集团过去的一年中有声图书的增长速度在公司全线产品中遥遥领先。美国西蒙舒斯特的有声书销售2015年前9个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
也许对已经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一代,因他们的生活已经被智能手机和其他一系列电子装备所包围,他们接触文学类作品的首选已经转换为有声类图书产品。国际数字出版业内普遍认为数字出版正在进入新一轮的产品以及商业模式进化阶段,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内容生产渠道和读者获取方式多元化的现状,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3. 在线教育领域群雄逐鹿
教育出版一直是出版各领域中最关注的领域。自今年3月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国内热议的话题。各大国际出版大鳄也纷纷出手,发力在线教育业务领域。
作为国际教育出版界老大——培生集团,在巩固既有业务基础上,今年在国际市场进行新的尝试,与英国埃克塞大学试水在线学位教育。通过该项目提供的所有课程均可在线学习,完成相关考核后即可获得埃克塞特大学发放的正式学位。目前双方合作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学位课程,跨多个专业领域,将于2016年9月全面上线。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作为在线教育服务的新军,今年秋季完成了新业务部门——贝塔斯曼教育集团的组建,宣布将全力拓展该业务领域。该集团今年完成了一系列的在线教育方面的投资和收购行为,包括RediLearning和Alliant国际大学,以及向美国在线教育服务提供商HotChalk投资230万美元,并成为其最大股东。本次投资是贝塔斯曼拓展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步骤,教育业务将成为贝塔斯曼继媒体和服务的第三大支柱业务,为高等教育提供在线服务是其主要战略之一,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0亿欧元。
老牌数字教育服务提供商圣智学习,则不断打磨数字教育产品,以提升在线教育服务的能力。今年其借助Gmail、Classroom、Drive、Docs等谷歌应用服务全面提升在线教育产品线。通过使用谷歌应用服务可以使各级别的研究人员将圣智的内容资源集成到他们工作流程平台中,使他们可以便捷的利用圣智的电子内容去提升研究和学习体验。目前全世界范围已有超过5千万科研人员使用谷歌应用,本次完成与谷歌应用服务集成将使圣智学习具备提升科研人员研究效率的巨大潜力。
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对数字教育服务的极大重视,2015年整个集团预计三分之一的数字产品收入来自于K-12产品。今年集团研发了移动教学设备及教育技术,向K-12阶段学校提供更好“Classroom in a Box” 个性化在线教学解决方案,以帮助教师学生更好的利用数字化教育手段探索新知。
4.移动互联渐成数字产品线标配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数据,目前全美有1.75亿智能手机用户,预计到了2020年,13岁以上的美国人将100%使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为出版商们带来了可以跳过中间渠道商,将自己的内容直接送达读者,并可与读者和作者进行互动的契机。
今年,多家国际出版巨头都发布了自己移动端的新app应用服务。各家采取不同的数字产品设计和研发策略。如企鹅兰登书屋借助其已具有35年出版品牌的《笨蛋夫妇》,以此为内容蓝本策划开发了App应用程序,并首次采用3D渲染技术呈现笨蛋先生和笨蛋女士;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基于其出版的《好奇世界》系列丛书,专为3至7岁儿童而设计了一款名叫“好奇世界”app应用服务。该产品共设计了八个关键学习科目,如科学、数学、创造新表达等。产品还为父母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管理功能,以及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学习进度提供反馈功能;美食图书出版商1000 Cookbook发布了颠覆传统美食类图书的内容生成和消费模式的App应用,将互联网精神发扬壮大,借助社交媒体,实现全方位对客户的服务;而迪斯尼公司今年在英国发布基于App的订阅服务,以每月9.99英镑提供图书以及电影、电视以及音乐。
5. 阅读终端竞争激烈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今年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成年人持有电子阅读器的人数只占19%的受访者,比2014年早期的调查结果为32%,下滑了13%。然而阅读终端设备的大战却依然如火如荼,继电子阅读器之后,平板电脑成为争夺的新主战场。
今年10月,巴诺书店发布了新款大屏NOOK平板电脑,采用9.6英寸大屏,这款设备被巴诺书店定义为适合全家共用的影音体验设备,内置特有的NOOK阅读软件,可以十分便捷的帮助用户进入个人阅读中心,并将用户的所读所想随时分享在社交媒体之上。在内容方面,巴诺特意强调童书类内容的增加,旨在赢取更多家长消费者的支持。巴诺书店还采用了以旧换新,折价购买的方式。消费者可通过提交指定型号的NOOK、iPad、Kindle等设备以换取减免最高达200美金幅度的优惠价格。
亚马逊不甘示弱推出了Kindle Fire HD 8,一款全新的 8英寸平板,基于 Android 系统,据称专为阅读电子书设计的平板电脑,采用 1280x800 分辨率的高清屏幕,性能丝毫不逊于主流平板,而且轻巧便携,厚度仅 7.7mm。Fire HD 8还配备了以阅读为核心的功能,比如“蓝影(Blue Shade)”滤镜,专为夜间阅读设计,会根据环境自动改变色彩和明暗度,除此之外,还装有Word Runner速读工具。为了应对Nook的挑战,亚马逊还推出了平板电脑书虫套餐,将读书客所需要的设备、功能、内容全数包揽。可以让读者客阅读任何想读的内容,可以听任何想听的音频,无任何限制。亚马逊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23%的巨大涨幅,这与Kindle Fire平板电脑实现超出销售预期数百万台的优秀成绩密不可分。
在出版商方面,汤姆森路透今年11月宣布了与三星电子合作,旨在专业内容领域,使其优质内容与高端设备进一步融合,面向专业人士提供个性化信息解决方案;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也与三星联手,基于三星平板电脑设备,定制开发的ALEKS® 及Thrive个性化在线教学软件,为学校提供K-12在线教育服务。
此种与硬件商强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已成为出版商开拓专有阅读设备,提供独特专业教育内容服务的新模式。
6.开放获取大势所趋
今年在学术期刊界发生一个重磅新闻就是,爱思唯尔的学术期刊《语言》的编辑和编委会成员宣布了集体辞职,该刊编辑、编委会成员与爱斯维尔管理层就期刊订阅费的定价政策发生分歧,以及爱思唯尔管理层拒绝了将该刊转为开放获取期刊,在网上免费订阅的决定后,发生了本次集体辞职事件,以抗议爱思唯尔的昂贵期刊订阅费和在开放获取方面的不作为。该事件引起了业内轩然大波,学术界借此也纷纷指责爱思唯尔在学术内容订阅收费上的暴利行为。
开放获取经过十几年的学术界的大力倡导和发展,虽然存在论文质量、同行评议等方面问题,但是业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学术期刊出版的另一巨头施普林格则创新电子期刊订阅模式,采取新的开放获取政策,与学术机构进行积极合作,通过免期刊订阅费用来换取学界对其开放获取期刊的支持,从而借开放获取垄断新论文发表资源,进而实现学术内容出版商与科研机构的双赢。
自然出版集团今年则对传统期刊收费订阅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开展的“12个月科技论文分享试验”,允许付费订阅用户可以将其期刊论文的全文合法的、方便的以共享链接的方式分享给自己的非订阅用户的同事。同时,该试验还将报道该试验和报道内容涉及nature.com上发表论文的共100家外部媒体和博客也纳入其中,允许这些媒体向他们读者提供免费的、只读的原始科技论文的全文链接。该实验即维护了传统期刊订阅收费模式,也满足了学术内容的免费传播。
开放获取与改进的订阅收费属优属劣还需假以时日。
7.电子书订阅模式纷争不断
今年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电子书订阅模式的可行性。这源于美国著名的电子书订阅服务提供商Oyster于今年9月宣布将于2016年年初关张歇业。这距它创立仅仅只有2年的时间。成立于2013年的Oyster旗下拥有百万余种电子书,以每月9.99美金订阅的价格向用户开放无限量阅读。这一商业模式曾经得到了读者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如哈珀考林斯、西蒙舒斯特以及布鲁斯伯里等大型出版商的认可。但是由于其订阅用户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导致了该网站的关闭。另外,尽管坐拥百万余种数字图书内容,由于读者在图书品类上表现出的严重不平衡性,使得一些冷门学科图书盈利无望,与此同时,浪漫小说类读者每月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了预计,最终这两种极端品类的角力,拖垮了整个公司。而另一家主要电子书订阅服务提供商Scribd则尝试进行业务转型,而其他订阅服务提供商FarFaria,,Epic! 和迪斯尼只提供针对儿童的单一用户对象的内容服务。
就在电子订阅服务似乎要偃旗息鼓之际,亚马逊推出的电子书订阅服务“Kindle无限”却在悄悄然地不断扩大着市场份额,据尼尔森数据显示Kindle无限的市场份额由2015年1月约占40%,而到了4月占比已经达到60%。亚马逊正在占领并主导着电子书订阅服务市场。
所以Oyster的失败经验并不代表订阅阅读模式的失败。这也给出版商和服务运营商上了很好的一课,让业界充分认识到在数字阅读时代,掌握细分市场与保持客户黏性的重要性。目前数字阅读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一些失败和挫折是正常的。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尤其是千禧年出生的这代人的长大,订阅模式将会取得最终成功。订阅模式将为出版商在目前销售收入之外带来新的稳定增长的收入来源。
8.资本并购如火如荼
2015年国际数字出版领域的资本并购依然如火如荼,尤其在STM和教育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并购当属今年5月份,施普林格科学商业集团并购了麦克米伦科学教育集团,合并成立为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通过完成此次并购,使得施普林格获得麦克米伦科学教育集团的Palgrave Connect平台和用户,以及数万种其出版的高质量的人文社科专著,为施普林格的SpringerLink平台新增了包括有人文、社科、商业、管理、财务规则等近10个新的内容分类。
圣智学习作为资本并购市场的常客,继续通过收购方式扩展机构服务。2015年公司收购了提供定制化学习环境和在线课程服务的Learning Objects公司和提供顶级的电子档案解决方案的Pathbrite公司,圣智学习计划将Pathbrite公司的档案学习平台与Learning Objects公司的工具包合并在一起,从而扩展圣智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服务目标。
约翰威利今年收购了CFA考试内容领先提供商AnalystSuccess.com网站,本次收购完成将使约翰威利成为CFA课程市场的领导者。
励德爱思唯尔今年收购了屡获殊荣的Legal Analytics平台提供商Lex Machina公司。Legal Analytics平台利用新一代技术,为法律事务所和企业法务部在商业和法律案件提供分析工具和法律资源服务,从增强其子公司LexisNexis法律与专业公司在在线法律服务能力。
各国际出版巨头为了加速占领数字出版市场,弥补自己在数字产品线、技术能力以及用户等方面的短板,资本并购绝对是不二的选择,相信2016年并购市场将依然火爆。
9.大数据技术方兴未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挖掘信息社会的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行业现状、服务行业发展,成为各行各业普遍共识。大数据时代,以往的出版经验往往站不住脚,需要事实和数据来佐证,同时,通过全方位收集出版过程中的大数据,可以科学合理地改善读者服务方法和读者服务模式。
大数据技术方兴未艾,出版大数据理念深入人心。2015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大数据已成为各国际出版巨头们讨论的热点。国际出版商纷纷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如,哈珀柯林斯通过对读者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制定了更好定价策略,并发现了通过在线社区和社交媒体宣传和销售以吸引读者的好模式,并可获知读者亟需内容的类型。
西蒙舒斯特公司也借助底层数据建设及大数据分析,助其发现新领域,以继续扩张其国际版图。西蒙舒斯特聘请了数据科学家以便更有效的利用大数据分析销售渠道产生数据并发现试图发现它们的意义,如可以分析得出为什么人们喜欢某个作者或如何定价更好,在某些情况下,将对图书销售造成很大影响等。
加拿大的Intellogo公司则基于大数据技术帮助出版商策划内容,帮助零售商做出更好营销计划和购买决策,为各种类型的读者找到其所需的内容。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读者在在线书店的阅读书单进行分析,从而基于他们阅读兴趣推荐图书,不断增长的元数据和对目前畅销书的分析,制定针对性地营销方案,将类似的书目提供给读者。
不过,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目前可以借助各种技术便捷地获取海量的数据,好的方面是它给了出版社一个机会去观测所做工作的效果以及还可以以不同方式去获取其它信息;坏的一面由于数据存在太多噪音,即使借助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也无法确保可以准确地识别所需要的东西,同时,需防止淹没在数据沼泽中的风险。
10.数字化实体书店诞生
数字出版与实体书店犹如一个事物的两面,似乎永远都无法统一融合。
众所周知,今年是亚马逊创立20周年,20年前其以在线图书销售起家,一步步成为今天无所不卖的网上商业帝国。在其短短20年的历史中,欧美大陆上一家家书店因为亚马逊发展壮大而不得不关张停业,然而2015年11月3日,亚马逊却在自己的大本营美国西雅图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家地面实体书店。该店与其它实体书店有着显著的不同。书店中所有的展品的选择都是依据Amazon.com上顾客的评分。同时店中展示每本图书都配有网上的预定数量、销售量和在Goodreads上人气等统计数据信息,从而帮助顾客进行购买。所有这些因素还将与店里的顾客现场评价相结合。书店中所有图书定价与Amazon.com定价保持一致。它实际上成为Amazon.com的实体扩展。
亚马逊这家已经20岁“高龄”的互联网公司,仍一如既往地“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着不懈地大胆尝试,20年前,杰夫.贝佐斯因发现了书店的短板创建了网上亚马逊,20年后,也许贝佐斯又认识到互联网的局限,开始着手建立网下亚马逊。借助O2O(线上到线下)模式,以精品体验店的方式,以更面对面形式与用户进行互动,进一步加深与读者的关系,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进而完成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11. STM表现依旧强劲
在2015年,STM领域销售和用户数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数字图书馆提供商OverDrive表示今年其开拓全球数字图书馆业务市场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已有世界50多个国家,34,000多家机构用户购买了其数字图书馆平台服务。平台活跃用户达数百万人,从今年1月至5月,新增新用户就已达300万,实现在线电子书借阅达1.2亿次,同比增加了20%。
爱思唯尔今年在论文发表和订阅等关键研究领域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于2015年11月宣布与埃及政府签了一份为期多年的协议,以支持埃及进一步向知识驱动型社会转型以及加强其在阿拉伯地区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此举开创了STM领域合作新模式。根据励德德爱思唯尔集团发布2015年前九月财务报表,显示公司利润持续增长,同比收入增长了3%。
威科集团2015年则继续加大对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发的投入巩固其领先的市场地位,同时提高客户定制化方案的提供能力。同时,移动端业务、云服务业务以及集成化业务方面加以侧重。上半年财报表明该集团收益势头良好,总收入同比增长达17%,收入总额20.15亿欧元,收益达3.9亿欧元。
[时间:2016-01-20 来源:数字出版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