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变化如何影响高校教材出版?

学科高校教材出版

  杨志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近年来,高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教育部最近两年开始推进“双一流”学校建设,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加大,课程改革强调精品课程建设、特色化、创新化、实用化等等,这些对高校教材出版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新一轮教材建设吹响了竞争号角,新一轮教材建设的高峰即将来临。此外,不少高校采取了学生自由选择购买教材的政策,或教材供销由政府指定公司进行招投标等,在教材发行供销体系上也产生了较大变化,这些都会加剧教材发行市场竞争,也可能减低出版社利润。

  崔永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教材部主管):近年来高校课程设置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其中公共课变化不大,主要是专业课变化。这对教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有些课程会合并,教材就必须重新编写,有些课程取消,教材也就不再出版了,还有教材内容要根据课时数的调整而调整,这些都会影响到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韦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职业教育事业部主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部新编制完成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2015年)》是教育出版的“指挥棒”,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原有旧专业选题的出版方向。这次《目录》中的专业由原来的1170个调减到748个,这意味着一些为满足旧专业出版的图书就要进行改版或者重新出版。二是为满足新专业开设新增选题出版方向。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目录及简介》旨在通过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新增设了70多个新专业。新专业的教学就要求出版新的教学资源,这为教育出版拓展了新的选题出版方向。三是要看出职业教育出版新趋势。修订后《目录》结构的调整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出版一定要反映产业需求的新变化、职业标准新要求、生产过程的新工艺、终身学习的新趋势。唯有满足这些需求,才能出版出精品图书,体现出版的价值。

[时间:2016-12-23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