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京津冀发展报告发布》
1.环保部要求对违法“零容忍”出重拳
6月28日,法制网以《环保部要求对违法“零容忍”出重拳》为题报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发现环境问题比例出现下降态势,根据环保部28日的通报,28个督查组6月26日督查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单位)占检查企业总数的47%;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单位)违法性质恶劣,甚至擅自拆除污染治理设施。环保部要求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出重拳。环保部还公开了13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企业名单,这13家企业基本都存在废气直排等问题,其中包括北京市昌平区九华游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环保部要求,28个督查组要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督促各地“零容忍”、出重拳,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完善、不正常等违法行为。
2.2017年京津冀发展报告发布
6月29日,《北京晨报》B19版以《2017年京津冀发展报告发布》为题报道,6月26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年度《京津冀蓝皮书》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进展”为主题,构建了发展、协同、生态文明、人口发展和企业发展五大指数,并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展进行测度与评价。总报告系统梳理了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得出基本判断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基本判断方面,本书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协同发展指数方面,总体协同程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是短板;在生态文明指数方面,北京总体最高,天津生态保护水平上升最快,河北资源利用水平最高。
3.“雾霾净化塔”能发挥多大作用?听设计师怎么说
6月29日,新华网以《“雾霾净化塔”能发挥多大作用?听设计师怎么说》为题报道,2016年,“雾霾净化塔”来到北京,有人期待它能为净化雾霾发挥作用,也有人质疑这东西是否管用。2017年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这座塔又来到了大连。设计师丹·罗斯加德说,雾霾塔以绿色能源驱动,采用获得专利的无臭氧离子技术净化,每小时能够净化空气3万立方米。工作时,它能捕捉并收集空气中至少75%的PM2.5和PM10雾霾颗粒,同时释放清新空气,可以在塔的周围制造出一个环状的清新空气区域。“它可以覆盖一个公园、一片球场或是一片商业街。”罗斯加德说:“在它覆盖的区域,空气质量会显著好转。”不过罗斯加德也承认,尽管雾霾净化塔可以造得更大更高,以更大功率增加对雾霾的处理能力,但它终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清洁的能源、更加绿色的制造和更加智慧的城市生活,从源头端消除雾霾排放。”他说。目前,罗斯加德及其工作室正与国内的共享单车企业合作,计划设计、生产出一种可以净化雾霾的共享单车。用户骑行时可以带动安装在单车上的空气净化器,真正实现“从我做起,一步一步净化身边空气”的目标。
[时间:2017-06-30 来源:京环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