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老兵谈印刷之“翻阅”和“点击”大不同

印刷“翻阅”“点击”

  宣传广告、菜谱、个性化台历、童书……,印刷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融于我们的生活之中,默默无闻地服务于每一个人。

  而我们之于印刷的态度,或是因为太熟悉,所以反而看不到其存在之重要。

  相较于印刷圈外人与印刷的小火花,印刷人,之于印刷,则有着更多的故事、更复杂的情绪——他们,如是说......

  近年来,大多数人的纸质书阅读量越来越少,即使50后、60后,也渐成为电子阅读大军中的一员。针对此,我一直在思考,从阅读的效果上,到底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多大的差别,纸质阅读真的要走上没落之路?虽然就目前科研体系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极少,但我依然希冀为自己,为这个行业寻找到些许答案。

  电子阅读,强势登陆

  电子阅读可分为两类。一类电子阅读的介质是屏幕,有频闪,是发光体,长时间使用对眼睛有伤害,早有定论。另一类电子阅读是如Kindle的电子墨水产品,没有频闪,也不发光,与传统纸质阅读更为接近。如何界定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区别,我认为,是否为发光体、屏幕是否高频刷新都不够确切,似用阅读过程中页面转换方式更为准确,即电子阅读通过“点击”完成内容阅读,而纸质阅读则是通过“翻阅”完成。

  我们总说,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大家都静不下心来。的确,电子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便利,我们的衣食住行似乎都可以通过小小的手机从容解决,而新闻、音乐、影视、文学等娱乐,甚至学习,也都可以通过手机搞定。如今,多少人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低头一族”,多少人已经没有了曾经的“厕所文学”,没有了“枕边书”。但当我们在拥有诸多便利的时候,往往忘却了纸质图书给予的真正的阅读、难得的思考。或许,就在我们不断的“点击”间,也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电子阅读PK纸质阅读

  “翻阅”和“点击”,一个小动作,带来的阅读感受却大不同。

  其一,阅读目的不同。“点击”中,更多的是浅阅读,一目十行,只关注感兴趣的词、关键的内容;而“翻阅”纸质图书,更多的是深阅读,需要一字字地连续阅读。

  其二,阅读心境不同。每一次“点击”,可能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内容,甚至换了页面,变了网页,改了主题,且在用手机、电脑等阅览电子图书时,随时会被蹦出的短信、微信提示所打扰;每一次 “翻阅”,多数都是对上一页的延续、可预见的内容,将阅读者引向书刊外的东西很少,可以使其专心阅读。

  其三,动作幅度不同。电子阅读的“点击”只是手指的动作;而纸质阅读的“翻阅”则是全手或连同手臂的动作。动作的大和小之间,是阅读的感受基础。君不见,埋头苦读时双手的配合是多么的自然和惬意。

  其四,对阅读环境的要求不同。电子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专心程度低;而纸质阅读一般需要保持一定的姿势,专心程度较高。

  其五,阅读的物质性不同。电子阅读的文字没有物质性、没有存在感,在阅读者的眼中,更多的意象是屏幕而非阅读的内容;纸质阅读给人以方位感、视觉意象和实体感,在阅读者眼中,看的是书,是跃然纸上的文字。阅读后掩卷思索,还会映射出书的内容,甚而可以回想起书中引起联想的那一句话的位置。

  其六,记忆方式不同。电子阅读时遇到的重要内容,需要主动地努力记忆;而纸质阅读则可以让读者直接获得认知。想必大家都有如此感受,读纸质书经常让我们有所感悟,而读电子书则少之又少。

  其七,连续阅读时长不同。电子阅读的时长普遍不高;而读纸质书,几个小时却是常有的。

  此外,电子页面广告和纸质广告也是不同的。电子页面广告多数需要点击才能引流产生广告效果,网页广告的核算指标是点击率,且网页广告只能接受被动的点击。而纸质阅读则有可见性,不论是单独的广告页还是版面中的广告,送达和注目是主要衡量方式,纸质广告对阅读者有更大的强制性和主动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小广告屡禁不绝的原因吧。

  纸质阅读,不应渐行渐远

  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表明,电子阅读对身体健康、头脑清醒和生物钟有不利影响。而国外一些研究者通过对比实验,确认纸质阅读的记忆效果明显好于电子阅读。就我自己个人的经验而言,如果有需要认真阅读的内容,还是要打印出来以纸质形式阅读。目前虽然没有人从人类大脑皮层的反射、脑电波活动等角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从影像特点来看,纸质图书的文字信息是物理性的实体存在,对大脑的刺激是连续的,而屏幕则是按一定频率进行着刷新,虽然能够骗过眼睛,但不一定能骗得过大脑。

  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点击”和“翻阅”,其中的不同,每个人都有感受。其实,大多数人都有抽时间好好读书的渴望,但我们却被电子阅读的方便性打败了,所以希望有关研究机构和专家们愿意下功夫,从引导思考、生理反射、记忆能力、心理影响等方面做一些深入的研究,让我们更清楚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差别,不要让纸质阅读与我们渐行渐远。

  更重要的是,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通过电子阅读了解社会、进行社交,没有问题,但我们也需要静下心来,捧一本纸书,思考人生、认识自己、反思过去、憧憬未来,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初心,找准人生的方向。

  最后,还有个问题不得不说。现在人们都认为使用纸张就是破坏森林,电子阅读就是节能环保,这的确有些夸大。首先,电子阅读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并不是一种健康的阅读方式;其次,不间断的电子阅读已经成为屏幕和手机损耗的主要原因,间接产生的电子垃圾不容忽视;再次,造纸的原料并不是森林而是专用速生树种,纸本图书也都可以回收再用,所以纸质阅读是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

  或许,笔者今天所写内容,大家会不以为然,但我想再过几十年,当我们再回头看今天的电子阅读时,人们或许会有不同的认识。

[时间:2018-03-05  作者:李保强  来源:印刷工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