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出版
新书开封后油墨味刺鼻、封面色彩黯淡或过于鲜亮、纸质粗糙划手、字迹模糊不清……也许你已经无意中入手了盗版书籍。
一直以来,盗版就是图书市场根深蒂固的顽疾,当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有意识让孩子多看童书时,盗版在童书领域则表现得更加猖獗。也有很多家长注意到,盗版童书不仅伤害孩子的视力,难闻的油墨味和粗糙的工艺伤害孩子的身体,内文中还经常出现错别字影响孩子对书的理解,难以吸引孩子的兴趣。
在今年3·15之际,我们围绕这一话题采访了多位家长,也就此与多家童书出版社编辑连线,并咨询了律师。梳理后发现,面对盗版童书,家长和出版社方面均表示深受其害,却防不胜防。出版社方面称目前的“打盗”只能是针对具体书商,结果往往耗时耗力陷入游击战的泥淖不说,还收效甚微。
因童书销售长期与折扣绑定,盗版童书铺天盖地出现在各个销售渠道,凭借低价吸引家长注意,甚至日渐蚕食正版图书的生存空间。面对家长在选购时提出的是否为正版的疑问,盗版书商往往闪烁其词。多位出版社编辑也表示“甚至不忍心点开充斥着盗版的平台页面”。为何面对盗版童书,多方声音最终都陷入了一声叹息?
盗版之猖狂:家长和编辑都在大倒苦水
盗版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它包含多种形式,但在实际情况中,翻印由于成本低廉、工艺要求较低而成为盗版书商主要采用的形式。翻印是指因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印刷一种书名、著者、出版社、ISBN号等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与正版图书一致的图书,它侵犯的是著作权中的复制权、发行权等权利,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盗版形式。
那么这种盗版童书主要分布在哪些平台?哪些书容易被盗版?家长们真的会因为一本书很便宜就不顾及是不是盗版而把它买回家吗?我们向小童书读者群的家长发出了一份问卷,得到了53份关于盗版童书的回答。
从购买渠道来看,盗版童书遍布各个电商平台。在53人中有42人表示自己会刻意避开疑似盗版的童书,有33人表示对童书盗版行为深恶痛绝,有45人总结了盗版书的特征,这些特征与我们采访童书编辑时,编辑对盗版童书的描述差不多。
在购买到盗版童书后,家长们基本不会向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他们只是总结了经验,比如“盗版书,时间越久油漆味越大,危害孩子的健康”“很多新书不上公域电商,但在一些私域电商就有盗版在卖”“小众的、冷门的童书好像盗版少一点”……以防止自己下一次再购买到盗版书,但他们的经验很难得到大规模扩散。
有一位家长在提到“快团团”平台上的盗版童书时说,“很多妈妈不知道买啥,会跟着团长买,团长发什么就买什么……可怕的是,团长传达的观念是绘本贵,不需要本本都是正品,是易耗品不是珍藏品……”在盗版销售中,意见领袖不仅获利,还会向家长们传递错误的童书观念。
盗版童书伤害了家长和孩子的阅读体验,当然更伤害童书品牌的利益。受访的13家童书出版机构都列出了自家最易被盗版的童书。多位编辑表示,盗版书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超低价,他们若是发现低于定价4折销售的童书,甚至是10块钱以内的销售价、定价的2折,就会怀疑它们是盗版。盗版童书在色彩饱和度、印刷清晰度、字迹是否重影以及装帧排版质量和纸张本身质感等方面均与正版图书有较大差别。
书目选择方面,经典书、畅销书、新品爆品、低幼认知类产品往往成为盗版的重灾区,魔法象的编辑总结,儿童文学类的平装书和入选某些机构的推荐图书容易被盗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总结道,“影响力越大的童书越容易出现盗版”,千寻的编辑认为,“在刚上市时宣传力度很大,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的童书易出现盗版”,心喜阅的编辑的经验是,“高清影印技术越来越发达,影印过后重新印装,面对黑白色的书一般读者很难区分是正版还是盗版”。
据出版社披露,信谊出品的《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毛毛虫》《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妈妈买绿豆》《团圆》《一园青菜成了精》等众多头部品和畅销品都有盗版书。心喜阅出品的《小鸡球球》系列市场盗版比例高达40%,乐乐趣旗下销量超百万册的科普书《我们的身体》,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大中华寻宝记》和引进自法国的童书《不一样的卡梅拉》,接力出版社出版的法国儿童科普“第一次发现”系列、《巴巴爸爸》系列,中信出版社引进的德国“理财童话”《小狗钱钱》等均成为盗版书商翻印的目标对象。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反盗版工作人员说,他们出版的童书有500多种可能存在盗版,但因精力有限,在“打盗版”上只能把精力集中在头部产品上,每年因盗版,出版社估计损失为3亿-5亿码洋。
但对于大部分出版方来说,他们最有主动权、也最常做的是在官方微信或短视频平台提醒读者提防盗版书(见文末附注),除此之外可以做的事情很有限,也难以估计盗版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盗版方式花样百出:没见过正版便难以确定盗版
在出版行业的规范要求下,正版图书的具体版次、印刷的印次都会在版权页的显眼位置标识,然而这一规范却无意中给盗版书商提供了方便。接力出版社的编辑在接受采访时说:“盗版商甚至不需要选品判断哪本书可能畅销,只需要看看版权页上哪本加印了多少次,直接就能知道哪一个是畅销书。”
现在盗版速度之快也超出人的想象,有的正版书还没有印出来,市场上就已经有了盗版。据爱心树的编辑介绍,他们出品的《我的创意绘本:五味太郎50%》上市不到一个月,初代盗版就出现了,这本书的内容是五味太郎画了50%的画,请小朋友运用想象力在空白处画出另外的50%。如果读者没有看过正版,可能以为它就是一本涂鸦的A4纸画册。但实际上这本书采用的是松厚度比较高的瑞典进口环保纸,在保证质感的同时可以做到比较轻,方便孩子拿和画,且环保级别很高。而盗版书所用的纸张是普通打印纸,并用单色印刷。因为这本书非常厚,全书368页,用普通纸装订后拿到手就跟一块大板砖一样,特别不适合孩子使用,而且透纸现象会非常严重。
将这种盗版书销售出去,盗版书商利用的是渠道上的差异来“抢占先机”。《我的创意绘本:五味太郎50%》刚上市时只在爱心树指定的部分渠道进行独家销售,还未在京东、当当等公域电商上架,盗版书就利用这一点在非爱心树授权的渠道销售,读者在并不了解正版书、也难以查到正版书信息的情况下很容易被盗版所蒙蔽。魔法象的《无人岛上的孤独星部落》、99读书人的《从憨憨到敢敢》等童书均有过类似遭遇。
童书被盗版后都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变形”,绘本的盗版与儿童文学的盗版形式也有所不同。综合多家童书出版方提供的信息,可以将童书盗版行为进行以下归纳。
第一,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盗版书商往往将正版的绘本精装本(出版社并未出版过平装本)直接改为平装本,不论正版绘本是什么开本,都可以将其变成16开,因为“业内都知道,这个开本是最省纸的”。
第二,盗版童书的装订粗糙、松散,非常容易掉页。用纸低劣,绘本的盗版常把正版微泛黄的护眼无光铜替换为发白反光也更强的纸张,纸的厚度也变薄。用劣质墨印刷,不仅颜色不标准,放了很久刺鼻气味也消不掉。儿童文学的盗版则会将正版里的彩色插画印成黑白色。
第三,随着盗版工艺的成熟,许多盗版书籍在外观形式上同正版的相似度越来越高,部分盗版还发展出了“创意改编”,比如多家出版社的童书被盗版之后文字上方被增加了拼音。也有盗版后会丢失版权页、作者简介等图书的关键信息。
第四,在童书上市后,买回一本正版扫描成电子版进行翻印是较为常见的盗版方式,有一些盗版将童书中的文字重新录入,再与图片一起制作出新的电子版去复印。所以读者会在盗版书中看到错字、漏字以及拼音标记错误等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不易被发现的错误,比如排版不严谨,书脊文字、图片没有居中等。
有读者购买蒲公英童书馆出品的《神奇校车》的盗版书后,发现上述错误并到平台留言反馈,出版社只能无奈回应“《神奇校车》并没有出过拼音版”。步印童书馆的编辑表示,看到盗版书里增加了拼音后,“甚至考虑要不要再做个正版的拼音本”。
第五,一些盗版书公然在销售时标记为“高品版”“精装仿版” “祖国版”。蒲公英童书馆的编辑表示:“从整体上看,盗版书也有低端和高端之分。低端盗版总体印刷质量差,容易辨别,而高端盗版较难辨别。尽管当前盗版图书市场还是以低端为主,但是也存在高端盗版,不能一味认为盗版书就比正版书便宜。”
但问题是,如同前面提到的《我的创意绘本五味太郎50%》的例子,只要家长没有见到过正版童书,就难以感知到盗版书有多糟糕。
图书并不是读完后就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功能性产品,但很多家长对图书的期待却不切实际。心喜阅的一位编辑称,现在很多家长购买童书的逻辑几乎等同于买药的逻辑——“孩子不爱刷牙,该读什么书?”“孩子专注力不行,读什么书能培养?”……陷入认知误区的家长往往将童书比作“药物”,实则是遵循一整套“吃药治病”逻辑在选书,能达到疗效即可,是否正版似乎不在考虑范围。然而,一本书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润物无声的细节之中,从纸张的质感到版式的排布,更不用说最基本的内容准确无误,这一系列综合而成的是立体式的阅读体验,比起具体内容的获取,长期阅读习惯的培养更为深刻。
“春风吹又生”:点对点打盗的“地鼠怪圈”?
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进,盗版翻印的成本无形中也大大降低。出版社为预防本社图书被翻印,对于源文件外传有相对严格的审批流程,并规定不得外传整本书的PDF文件,若合作方确有需要,最多发送非高清且打上水印的版本。然而,这样的反盗程序在盗版书商面前依然显得捉襟见肘。据多家出版社编辑称,盗版书商甚至不需要千方百计获得源文件,买到实体书直接电分扫描即可。低成本的盗印工序助长的是个体盗版书商的兴起,面对分散于不同地点、印制隐蔽且流动性极强的盗印店,集中应对处理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其实,针对盗版现象,读者、出版社和有关机构都在做出反应,只不过彼此往往单兵作战,很难形成联动效应,即便是彼此配合举报,层出不穷的个体模式也将打盗行动一步步拖入点对点游击的长线泥潭。
在问卷中可以看到,家长在无意中买入盗版后向店家申诉时,店家容易“态度冷淡或是置之不理”,好一些的结果是“退回一些钱了结此事”或是“补寄正版书”。可以想象,面对费时费力的退换货流程和与之不相配的补偿,多数家长没有精力或者说没有动力去持续跟进,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哑巴吃黄连”。
面对这种情况,出版社也并没有更大的主动权。综合多家出版社编辑提供的维权过程,在电商平台发现盗版书后,可以由出版社发起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四种。
第一种是向卖盗版童书的店铺所在的平台投诉,要求平台对该店铺进行处理。第二种是向国家扫黄打非办等行政部门进行投诉。第三种是走民事诉讼流程,与卖盗版童书的店铺打官司。第四种是向公安机关举报盗版行为,如果侵权者涉嫌构成《刑法》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罪等刑事犯罪,则公安机关会立案开展刑事侦查。
大多数童书出版机构常采用的方法是第一种。但在向平台投诉过程中,出版社也处境被动。为了证明某家店铺销售的是盗版书籍,出版社首先需要通过平台买入其在售实体书,然后进行一系列鉴定,并填写投诉申请、补齐上传相关证据,还需要专人持续跟进。接力出版社的编辑说,“最好的处理结果就是平台下架该店铺,但是你不知道它们卖的那些盗版书后来又流向了哪里。”
一些成立较早的童书品牌因出版的多种童书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口碑,被盗版的现象尤其严重。因此信谊、爱心树、接力出版社等都设置了“打盗版专员”的岗位,由专人负责巡视各个平台,也会通过读者举报、渠道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盗版现象并对其进行处理。也有出版社与律师事务所合作,购买三到五年不等的“年包”服务,委托专人代为处理,每天在全平台巡视搜索,针对点状的盗版书商进行逐个击破。他们就是所谓的“版权猎人”。
值得注意的是,从淘宝到拼多多到快团团,盗版童书在某一平台的集中出现也与这一电商平台的崛起相呼应,尤其是在开店成本较低、投诉处理不及时的平台,盗版书商并不怕被平台封店,封了一个店还会有第二个店继续开起来。不仅是线上平台,在线下书店或图书市场,也能见到盗版童书的身影。
也有出版社会再“向前一步”,将打盗版行为诉诸法院和公安机关。接力出版社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就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在2021年与专业的代理知识产权律师团队合作,完成了507家盗版销售书店取证,立案238起。接力出版社的编辑表示,2021年接力社就下架对出版社构成侵权的盗版链接5900多条,对67家地面书店、44家拼多多网店进行鉴定并提起诉讼。只是这两家出版社都是有众多畅销童书的“老牌”童书出版机构,这维权背后的成本对于相对小型的出版社而言却是难以负担的。即使官司打赢,出版社所获得的赔偿也远远弥补不了图书被盗版后受到的损失。
不仅如此,在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出版社往往只能先将具体的商家列入被诉主体,而难以直接对商家所在的平台进行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实践导师、北京市中通策成律师事务所乔木律师解释说,这是因为平台在相关法律中适用“避风港原则”。
“避风港原则”意味着当有主体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服务实施侵权行为时,除平台接到被侵权人通知后,仍未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或者平台明知有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却拒绝采取必要措施的之外,平台并不必然直接承担连带责任。而实务操作上,向平台举证证明某商家存在盗版侵权行为,对于非法律专业人士而言,无疑又增加了维权的难度和成本。
当大规模商家入驻时,平台很难做到逐一排查,对于侵权盗版的检测也受制于专业素养,因而在该原则下平台只有在知道侵权行为或侵权内容存在后才有义务采取措施。“一旦投诉成功后,如果平台单方面还继续让其肆虐,就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实际举证过程中,主要难就难在第一次。”
乔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还谈到,对盗版书商进行集中整治在实际层面也面临着尴尬境遇。“假如出版社起诉某平台上有10家店侵权,但是很难确切查证这10家店背后的盗版书籍生产源头是否一致,如果能够顺藤摸瓜排查出盗版书的生产渠道,也就是所谓的‘窝点’,有关机构是可以去集中端掉的。但如果他们的货源渠道都不相同,那么彻底打击盗版书窝点的操作难度和成本又会成倍增加。”
投入多回报少:打盗之路漫漫向何方?
除实际起诉中很难穷尽外,出版社在与盗版书商交锋时还面临“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据乔律师介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于“非法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图书的”,只有违法所得达到三万元以上,才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而判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则一般要求非法经营数额在25万元以上。然而,盗版书籍尤其是盗版童书大多价格很低,如果以单本10元计算,那么意味着盗版商要卖出2万5千本书才会受到较重的量刑处罚,这显然不是个体盗版商能够达到的经营规模。
即便是发现团伙式侵权生产,实际追查判罚也较为困难。2019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曾收到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400多位读者的投诉,举报人称多家电商平台及部分线下书店在销售该社出版的《大中华寻宝记》《不一样的卡梅拉》《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等盗版童书。从2019年到2022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配合江西省南昌市文化执法部门,在江西、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查到多家销售该出版社盗版童书的书店,立刑事案件6起,其中5起案件共抓获5名盗版童书供货人,其中有3人被判处监禁,时间分别为9个月、7个月和5个月。
高成本、低赔偿的维权模式让很多中小型出版社望而却步。据乔律师的观察,围绕图书盗版的官司实际上相对并不算多,第一取证难,第二额度小,很多不太畅销的书,在针对盗版维权时往往拿不到太多的赔偿,因而实际情况中几乎做不下来。
面对如地鼠般打掉一个又冒出一个的盗版商、身陷费时费力却又收效甚微的维权流程,出版社方面也曾尝试通过业内联合的方式共同发起抵制。早在2016年,全国36家出版社就发起成立“全国少儿出版反盗版联盟”。然而,由于成员单位分散于全国各地,很多时候很难形成合力共同对抗和打击盗版。据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反盗版人员称,少儿反盗版联盟曾和部分电商平台签署过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平台方答应开通侵权投诉绿色通道,但最终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多份建议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盗版图书印制者、销售者的处罚力度,加强定罪量刑标准,以对侵权盗版行为产生震慑和警示作用,同时呼吁电商平台在上传销售链接时进行充分审查。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打击盗版除了通过执法层面的管控和平台的监督外,还能做些什么?
至少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提高反盗版的意识,在网购时警惕盗版、拒绝盗版是最直接也最有效果的手段之一。这也需要家长多了解一些童书的基本知识,知道正版童书一定会具备的关键信息,与盗版书的区别,并且在购买童书时认准正规渠道,比如由童书出版机构自己运营的旗舰店等。
家长购书的初衷是希望优质的图书内容给孩子带去积极正面的影响,可是如果任由童书市场充斥低价盗版,正版图书的销售渠道就会被扰乱。家长也可能在潜意识中认同盗版童书的“合理存在”,用更低价购买到童书的贪小便宜心理将会使盗版行为变得更加猖獗,长远来看,出版社生存空间会受到挤压,无法持续产出优质图书,最终整个市场无奈走向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悖论。
失去源头活水的引入,被搅乱了市场规则的童书又能为我们的下一代供给什么样的养分呢?
[时间:2022-03-16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