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报纸晒版与拼版工艺数据化的弊端

  尽管目前很多报社印刷厂已经使用CTP系统,但是,由于CTP设备昂贵、版材成本高,并不是所有的报纸印刷都采用CTP制版,常规的手工拼版、晒版工艺仍然占主流。

  拼版的标准化、数据化比较容易实现,只需画出标准的拼版坐标(台纸),拼版人员即可按样施工。但是,对于晒版而言,相对时间内的任务量超饱和。车间为了保证时效,只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一方面延长曝光时间,达到去脏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加显影液的浓度,加快显影度,以提高生产速度。因此,晒版后小网点丢失严重,5%以下的网点晒不出来,导致印刷时很多高光部位出现大面积的绝网区,影响报纸图文印刷质量。

  其实,晒版的标准化、数据化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只要测定出标准的曝光时间和显影时间,工作人员严格按要求生产,绝对不会有问题。

  但是,很多报社印刷厂由于任务集中,设备往往不够用。要彻底实现晒版的标准化,数据化,必须增加制版设备和操作人员,这是大多数报社印刷厂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多报社印刷厂特别注重印刷设备的投资和印刷人才的培养,但在制版设备改造和制版人才引进方面却不愿意多投入。久而久之,形成了“印刷能力过剩,制版能力不足”的局面。因此,即使印刷设备再先进,最终还是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报纸印刷品。

[时间:2006-11-07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