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马天尼公司六十载历程

  如果你没听说过“马天尼”,那么我敢肯定,你不是做印刷的,至少你从事的行业和书刊印刷、装订相当的遥远。

  从1946年汉斯·米勒先生在瑞士措芬根(Zofingen)创建了他的第一个生产便签缝合机的印刷机械小作坊,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横跨四个大洲(欧洲、亚洲、美洲)的集团公司,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印后装订设备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包括印后加工体系、邮发系统、书刊装订系统、印刷机系统。

  和许多其他的公司一样,米勒·马天尼公司的发展也经历了诞生与成长的漫长等待,穿越时间的河流,让我们一同回味它的历史吧!

  公司创建的第一年,1946年生产出第一台生产了第一个拍纸薄和小册子用钉书机,1951年米勒先生的工厂开始生产出第一台无线胶订机,到了1954年又成功制造了自动骑马装订机,1955年德国印艺分部建立,这是该公司首个在瑞士之外建立的销售和服务机构;直到1961年该公司已经拥有将近200名雇员,1964年在德国和瑞士的子公司分别建立了电子分部;到了1967年,在美国,正式建立了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到此为止汉斯·米勒公司基本确立;次年米勒公司成功开发出可变幅面的卷筒胶印机。1969年米勒收购了瑞士马天尼公司,1972年,米勒·马天尼公司开始成为重要的市场营销团体;1975年美国的Grapha New port News开始投产;在其后的五年中马天尼公司更是成功进行了几次成功的收购,1988年,米勒·马天尼公司再一次收购了瑞士士苏黎士的Daverio公司;1989年丹麦的KJ Maskinfabriken A/S Esbjerg也加入了米勒·马天尼集团;1992年美国的GMA也归到了马天尼的旗下。至此米勒·马天尼公司的产品也由最初的印刷机械增长为四大体系:印后加工系统、邮发系统、书刊装订系统、印刷机系统,四年后即1996年,米勒·马天尼由开发了物流系统;1998年米勒·马天尼公司成功的买如了VBF的活封面技术,并于同年在亚洲建立了独资子公司,很快又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子公司。到这时,米勒·马天尼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在四个国家 拥有8家工厂(瑞士,3家;德国2家;美国,2家;丹麦,1家),同时拥有超过四千六百名以上的雇员。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档印刷品的追求的加剧,中国市场对高端印刷加工机械的需求量不断的加大,看准这一庞大的市场后,包括中国台北、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市场成为了马天尼公司的主要目标马天尼进入中国的脚步开始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98年的时候在香港建立了分公司,随后在中国台北设立办事处,2000年建立深圳办事处,2004年初马天尼在深圳建厂,深圳、上海、北京都设立了属于马天尼的全资子公司。

  60年的时间,中国称为一个甲子,中国人会认为这是一个轮回,这样近一个轮回中,马天尼已经成功的将数千台钉书机器在全球运作,比任何生产商都多,无线胶订机、报纸插页机和卷筒纸胶印机在美国和全世界都赢得了空前的成功。今天,汉斯·米勒(Hans Muller)先生建立的这个庞大的家族企业,不仅仅把米勒·马天尼的产品带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把创始者Hans Muller建立的商业道德和精品品质的价值观带到了全世界。

[时间:2007-03-02  作者:billow  来源:本站原创]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