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案:我国纸箱包装工业自1995年起,纸箱纸板产量始终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日。2002年产量达148亿m ,2003年达158亿m ,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据预测,2005至2008年,我国瓦楞纸板年消耗量将达200亿m ,数量之大,实属罕见。但是,支撑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却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与水平。目前,我国的的中国的纸箱包装行业,已由恶性竞争开始走向良性发展;由中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由国内高水平向国际水平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纸制品包装企业处在高速发展期,但当时业界普遍是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很少。进入新世纪前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纸箱包装企业,基本上完成了行业专业化分工,达到了广东的水平。现在的市场竞争,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高水平的竞争,将促使整个行业向高级发展。
在纸箱包装发达地区,大企业都已进行了技术改造,淘汰了老设备,换上了高档快速生产线。瓦楞纸板生产线和印刷开槽机,过去基本上是国产制造,进口的很少。随着WTO的加入,国外的包装机械将趁势而来“挤压”国内包装机械,竞争的结果,将使中国的包装企业迈向国际水平。
纸包装被逼走出恶性竞争的困局
目前,在瓦楞纸箱朝着高强度、低克重、多彩色、多批次、小批量方向发展时,国内瓦楞纸箱业如何从一种低水平的恶性竞争状态走出来,已经关系到国内瓦楞纸箱行业能否与国际纸箱制造企业抗衡的战略。从2005年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进入到实质性开放的阶段,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放缓了。狼来了的脚步,但是,最终还是要面对的。外资进入包装领域,已经开始在一些重要的原料供应链环节入手。近年来,跨国公司如瑞典利乐几乎占领了国内无菌饮料包装材料的市场,以至于2004年国内掀起了一股反。利乐 垄断风潮。在原纸供应方面,国际巨头也纷纷抢滩中国。如国际济丰纸业、国际纸业、亚洲纸浆、台湾永丰余等均在海南、广东、上海、江苏等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资,旨在从包装原材料供应这一上游市场占据先发制人的地位。2004年底,国际济丰纸业合并了国际纸业位于广州和成都的两家瓦楞纸箱厂,经过此次合并,国际济丰纸业将在中国拥有5个纸箱联营厂(分别位于广州、成都、天津、大连、沈阳;几乎与此同时,亚洲纸浆和制纸也宣布将在海南投资160亿元人民币,建造世界最大的纸张和纸制品制造厂。商战所谓闻风而动,如果在国内、国际压力如此之大的市场条件下,纸箱企业老板们还死抱着那种手工作坊式的模式不放,大概也就要离破产不再遥远了。
[NextPage]
中国的纸箱包装的发展前途在于集合,意在合力。
1、纸箱包装同造纸的结合。在发达国家早已实现纸箱同造纸的结合;造纸同森林的结合,而我国长期分离。这几年开始有了纸箱同造纸的结合、造纸同纸箱的结合,而且发展势头很快。安徽省马鞍山市“山鹰纸业集团公司”拉进了一家小纸箱厂,投资上了一条瓦楞生产线,主要生产纸板供应周边地区小厂,由于自造纸,用纸成本低,加上福利企业的两大优势,意念产值6000万,即销售了数万吨纸,又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他们尝到甜头,今年又上了一条高档大线,准备搞一个亿。同时在苏州和扬州地区兼并及新办三家纸箱厂。
2、纸箱同纸盒(彩盒)的结合。在国外早已有之。“中国常丰包装有限公司”引进意大利的高档瓦楞生产线,号称亚洲第一,既能生产AAA瓦楞纸板,又能加工最细最细的瓦楞。可见国外从设备设计上已经结合。而我国长期经纸箱同纸盒分开。在分类上,纸箱为印数包装、大包装;彩盒为销售包装、小包装。纸箱厂生产大包装;印刷厂加工小包装。今后要大小包装结合了。大、小集合的关键在后道的印刷机,彩盒对印刷的高档要求,必将引向纸箱同彩盒印刷的一致性。
3、纸箱同蜂窝的结合。在国外,用蜂窝复合纸板加工蜂窝纸箱,达到瓦楞纸箱的标准,蜂窝纸箱的成本比瓦楞纸箱降低20%上下。北京、南京的蜂窝专家,亦试制成功。纸瓦楞与纸蜂窝同属纸型结构,是同胞姊妹。而且蜂窝纸箱可以用瓦楞纸板的后道工具加工,而现在蜂窝纸箱尚未试生产,更没有批量生产。这条路打开,将是拓宽纸箱的新领域。可以相信,中国的纸箱包装企业,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开发蜂窝纸箱。
4、纸箱包装的先进地区落后地区的结合。现在国家号召开发大西北,除国家投入开发外,更多的是动员发达地区的企业到大西北去开发办企业。外商看好我国市场,纷纷来我国投资办厂。而先进地区的包装企业的到落后地区办企业非常少,很多包装企业只派“钦差大臣”长途倾销产品。要知道后进地区的市场,是个潜在的市场,是发展中的市场,到那里去开发办企业大有作为。
纸箱预印成为大批量纸箱生产主流
纸箱预印 是指在瓦楞纸板生产之前,先对面纸进行卷到卷的印刷,然后将印好的卷筒面纸送到瓦楞纸机的面纸工位一在运转中完成制瓦、贴面一彩色瓦板一模切开槽一粘箱/钉箱。预印刷的优势在于:可获得高质量、高感观效果的彩箱;保护瓦楞,可使瓦楞纸箱获得更高的强度;预印在欧美发达国家通常是由卫星式柔印机进行的,这种印刷是绿色环保的;可提高自动瓦楞纸箱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可满足工期短、产量大的需要;便于生产管理。
纸箱预印近两年来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国内一些设备生产商推出国产纸箱预印用凹印机以来,预印在国内获得比较广泛的共识。业界普遍认为,预印是高档彩色纸箱印刷的重要途径。预印在完成大批量(通常是10万以上的数量)长版活件时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当然,预印的实际运用将要对传统瓦楞生产线进行适当的改造。至于预印是采用柔印好还是凹印好,在业界有不同的声音。据目前的一些预印生产线的应用情况来看,凹印似乎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预印方式。但是,凹印有一个比较的弱势就是其所采用的油墨通常是含苯的非环保油墨,而且其制版费用通常比柔印咯高。而柔印的环保性是业界公认的,而且在欧美发达国家,纸箱预印大部分是采用卫星式柔版印刷机。但是,卫星式柔版印刷机及其相对难于供应的耗材在很大程度上使国内大部分的纸箱生产企业望而却步。卫星式柔版E08U机在目前几乎全都依靠进口,其价格相当于国产凹印机的3至4倍,这对于本来就相当分散而且规模普遍不大的国内纸箱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尴尬的事。眼观国际化潮流,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国情及企业本身的状况,这直接导致当前国内一些有大批量订单能力的纸箱企业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直接选择了国内生产商的凹版纸箱预印机。但是,相信这只是国内纸箱企业的某种权宜之计。因为环保性是今后包装的趋势,随着我国《包装法》的制定以及循环经济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商品采用何种印刷方式的包装可能不会由企业说了算,政策的影响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将所有的现实选择推翻。而且,从根本上说,只有真正适合于社会经济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包装才是长远的,而环保是公认的发展趋势。
纸箱机械的新发展:将是后道换前道,前道调后道。前道是瓦楞生产线,已充分保证了纸板质量。而后道印刷同很多企业的前道存在不配套,现今纸箱、彩盒都在强调后道,要强化后道印刷。所以把位置换一换很有必要。我们还应看到后道印刷作用,不仅大企业需要,小企业也需要。苏州一家小纸盒厂,把生产瓦楞的国产单机、单面机统统处理了,进了台湾产印刷机和粘箱机,投资不大,到大企业拿纸板,加工出来的纸箱,同大企业加工的纸箱一模一样。也就是说中小企业上了高档印刷机,同样可与大企业展开竞争。所以今后相当长时期,后道印机将发挥重要作用。
[时间:2007-08-03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