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说,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的职业是手工劳动。但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手艺正在消失,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诸如西盟的傣族造纸等许多民间工艺,正面临着消逝的危机。如何让这些民间瑰宝流传下去,传承下去,已引起有关部门深思。
■关注这些土生土长却面临着消逝的技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从中品味他们的酸甜苦辣,让我们的记录见证着这些非物质文化瑰宝的存在,并一起为它们寻找出路。
(傣族造纸用的简陋工具)
老艺人后继无人
多少年来,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尚存着一项古老的傣族手工造纸技艺,这种纸虽然手感有些粗糙,却有着原植物淡淡的清香。这里的传统手艺人一直用着简单、原始的工具,制造着这种纯天然的纸。目前在西盟,仅有3名傣族老人在坚守着这项传统技艺。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穿过七弯八拐的巷道,记者终于在离西盟县城不远的勐梭大寨找到了傣族老人岩保的家。76岁的傣族老人岩保是3位掌握傣族造纸技术的老人之一。岩保是从60岁才开始跟随父亲学造纸的,他只知道造出的纸张主要用于傣寺抄经文等。
在这个8万多人口的佤族自治县,勐梭大寨是一个傣族相对集中的寨子。岩保说,在西盟,除了他造纸外,还有他的姐夫以及另一位老人,其他两人由于年事已高,都几乎不再造纸了,而他自己,已届76岁高龄,他担心这项传统技艺即将消亡。
岩保的儿子岩吾相不继承父亲技艺的理由是:“造纸赚不了钱。”就算一人每天能生产30张左右,每张卖1.5元的话,岩吾相更愿意去从事一些小生意。
传统技艺陷困境
据普洱市文化局艺术科科长高飞雁介绍,在普洱,深陷困境的民族民间文化并不只是傣族传统造纸技术,这几乎已是许多民族民间文化的共同境遇。
高飞雁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失或失传,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特色或特有的民族文化的消失逐渐加快。
“就拿孟连海东的佤族钻木取火来说,现在已经属于濒危了;还有民间美术方面的寨门寨桩创作,也面临着消亡。”高飞雁给记者举了例子。具体到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高飞雁表示,主要存在经费投入、传承方式、相关政府部门不重视等多方面的困难。
花样造纸
西盟 一天造纸30张
据了解,造纸分多道工序,其原料主要是当地生长很多、很快的构树。
“首先是采料,然后是晒料、浸泡、拌灰、煮料、清洗、捣浆、浇纸、晒纸、砑光、揭纸。”岩保一一道来如数家珍,每个步骤都很重要,比如采料主要是七八月份,一般来说,冬天采了对构树生长不利,另外很难剥下构皮;剥去外表皮层后的材料将在烈日下暴晒一两天,那样造出的纸才不会黑;然后将构皮用清水浸泡变软加上火灰一起煮3小时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构皮得到充分的碱化。”岩保说。
在晒的过程中,岩保用光滑的口缸去轻轻打磨纸模,这称做砑光。待纸晒干后,将是最后一道工序——揭纸,先用手撕一个角,然后用光滑的揭纸木刀轻轻地揭下整张的纸。“天气好的话,我一天能造30多张,每张价格一块五毛钱。”岩保说。
镇沅 麻洋纸的72道工序
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还有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苦聪人麻洋纸。麻洋纸当地人也习惯称之为草纸,主要用于丧葬、祭祀等活动中。与西盟傣族造纸相比,麻洋纸相对粗糙、价格低廉,原料主要是当地的野生桦竹,但其工序却又更为复杂,大小工艺流程达到72道,生产一批纸张约需要两个月时间。
麻洋纸手艺人罗志新告诉记者,麻洋纸几乎都是纯手工制作,大小工艺流程共72道。大的工艺流程主要有采料、碎料、浸泡、发酵、粉浆、出浆、抄纸、强压、成品。
目前罗志新的造纸小作坊,除了他们参与制作外,还请了同村的罗迎富和李芝芬夫妇俩来当师傅兼工人。值得一提的是,罗迎富家3代人都从事麻洋纸工艺,是个技术好手。罗迎富说,造纸一般在五六月份进行,原料绝大部分是野生桦竹,另外还要加入一定的树皮。采料、碎料、浸泡大约需要15天时间,然后煮料七八天,发酵10天后就可以出纸浆了。“要完成一批纸张,大约需要两个月左右时间。
[时间:2008-08-12 来源:中国纸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