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回顾:中国印刷业如何走向世界

    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主办的国际印刷发展论坛于2005年5月1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中、美、英、德、意、日、俄、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11个国家印刷行业协会的首脑介绍了各自国家印刷工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印刷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发表看法;北大方正、北人集团、上海印包3家知名公司的总裁向与会者展示了各自企业的风采和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

    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位印刷行业协会首脑、政府官员、企业总裁和各界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当前印刷工业的发展和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广泛的交流。

    从论坛演讲嘉宾的发言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世界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共存性和互动性。国家间、甚至各大洲间的贸易壁垒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各个国家能够在利益相关的许多领域进行合作。加强对话与交流,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是全世界印刷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共同选择。

    一、世界印刷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整体看,印刷行业正走向高度信息化、市场成熟化和更加国际化。所有专家都赞成,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韩国等)的经济活动日益丰富,经济较发达国家近年来经历了经济萧条,但现在经济也正在恢复。

    根据“ItStrategies”的最新调查,目前全球印刷产业的总产值为7020亿美元。正如意大利印刷、造纸及纸品加工机械制造商协会会长Guido Corbella博士在国际印刷发展论坛上所讲:全球范围内的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正在告诉我们,相对繁荣的时期即将到来。经济恢复、低利率、低通货膨胀、轻松贸易为长期而稳定的经济规划带来了佳音,人们对印刷与纸品加工业增长的期望值也将随之提高。

    从论坛上演讲嘉宾的发言来看,欧美及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寻求的是加大出口,拓展国外市场,一方面向其他国家出口其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如电子设备、软件以及高档印刷设备和材料,另一方面将传统印刷业务委托国外加工,将传统印刷加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从技术发展的因素看,信息的数字化、通过网络的无损失传输、软打样及其它技术成果和新服务手段也促进了印刷工作越来越分散,这种分散甚至是超越国界的。

    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印刷企业更多的是希望更新现有设备,购买质高价廉的新设备,得到技术援助和人才培训援助等,以提高自身印刷质量和生产能力,力求在全球有限的印刷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二、我国印刷业的发展特点

    新闻出版总署于永湛副署长在国际印刷发展论坛上致词时介绍道,目前我国印刷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区域性印刷产业带正在形成。在大珠三角地区(包括香港、澳门)、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已经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印刷中心。这三个区域的印刷总产值约占全国印刷业的三分之二。

    第二,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近几年来,每年都有近百家“三资”印刷企业被批准设立。

 
同时,中国印刷也已经走出国门。中国印刷品和印刷设备器材的出口逐年增长,2003年出口总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第三,以数字技术为主体的新一轮技术改造正在有序进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正在逐步普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报纸印刷中的应用速度加快,数字印刷市场在不断地发展。

    第四,印刷企业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印刷业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印刷业已经显现。

    三、印刷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茂先生在演讲时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印刷为经济服务的比重增大,可以说,印刷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长。近年来,中国印刷工业以年增长率高于10%的速度发展,2004年年产值达2800亿元人民币。总的趋势是:数字、网络、多样、快捷。数字、网络——数字与网络技术将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印刷;多样——印刷制品的色彩、花样将增多,个性化;快捷——按需快速印刷与便捷交付正成为印刷厂商努力实施的方向。从地域上讲,在沿海地区已形成三个印刷工业基地,这是中国印刷工业的基础。在此带动下,随着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的崛起,内地的印刷工业将相应的发展。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企业应对当前形势,拓展业务,走向世界的有利因素是:

    1.政府确立了印刷业的发展目标。

    于永湛副署长表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印刷产业。他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印刷业也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2004年全国印刷生产总值达到2600多亿元人民币,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2%。到2010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印刷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5%,年平均发展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面对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博成功,我国政府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等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政府已经确立了印刷业今后的发展目标:

    第一步是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之一。具体目标包括: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印刷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5%,年平均发展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2、将大珠三角地区建成外向型印刷中心,长三角地区建成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印刷中心,环渤海经济区建成国内先进的出版印刷生产中心。

    3、推进印刷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开发先进印刷技术装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4、加快印刷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印刷市场体系。

    第二步是到2020年,实现从印刷大国到印刷强国的转变,加入世界先进印刷国家的行列。

    2.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中国印刷也已经走出国门。中国印刷品和印刷设备器材的出口逐年增长,2003年出口总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第三,以数字技术为主体的新一轮技术改造正在有序进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正在逐步普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报纸印刷中的应用速度加快,数字印刷市场在不断地发展。

    第四,印刷企业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印刷业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印刷业已经显现。

[next]

    三、印刷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茂先生在演讲时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印刷为经济服务的比重增大,可以说,印刷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长。近年来,中国印刷工业以年增长率高于10%的速度发展,2004年年产值达2800亿元人民币。总的趋势是:数字、网络、多样、快捷。数字、网络——数字与网络技术将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印刷;多样——印刷制品的色彩、花样将增多,个性化;快捷——按需快速印刷与便捷交付正成为印刷厂商努力实施的方向。从地域上讲,在沿海地区已形成三个印刷工业基地,这是中国印刷工业的基础。在此带动下,随着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的崛起,内地的印刷工业将相应的发展。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企业应对当前形势,拓展业务,走向世界的有利因素是:

    1.政府确立了印刷业的发展目标。

    于永湛副署长表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印刷产业。他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印刷业也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2004年全国印刷生产总值达到2600多亿元人民币,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2%。到2010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印刷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5%,年平均发展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面对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博成功,我国政府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等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政府已经确立了印刷业今后的发展目标:

    第一步是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之一。具体目标包括: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印刷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5%,年平均发展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2、将大珠三角地区建成外向型印刷中心,长三角地区建成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印刷中心,环渤海经济区建成国内先进的出版印刷生产中心。

    3、推进印刷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开发先进印刷技术装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4、加快印刷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印刷市场体系。

    第二步是到2020年,实现从印刷大国到印刷强国的转变,加入世界先进印刷国家的行列。

    2.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年多来,中国的印刷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1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印刷业管理条例》,允许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印刷企业,允许设立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外商独资企业。新闻出版总署和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还共同颁布实施了《设立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暂行规定》,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开办印刷企业做出了具体规定。不少地方政府把印刷业作为城市型工业和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有力的扶持措施,为加快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next]

    3.国外印刷业对中国发展的认可

    中国经济的腾飞在全球范围内是有目共睹的。在国际印刷发展论坛上,演讲者都提到了中国印刷业发展对其本国的影响。

    英国出版、印刷及媒体技术供应商协会(PICON)首席执行官John Brazier先生讲到:PICON最重要的作用是支持会员拓展海外市场。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对英国制造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印刷、出版和纸品加工技术供应商协会(NPES)RegisJ.Delmontagne主席说,当然,中国的印刷企业会从美国购买产品,但他们同时也是美国印刷企业的合作者和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且中国企业在日益努力寻找其产品在美国的销售机会。德国印刷和造纸设备制造商协会(VDMA)总经理Wilfried Schaefer先生介绍说,中国是德国印刷设备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出口份额为9%,第一和第三分别为美国(16%)和英国(7%)。日本印刷产业机械工业会会长小森善治先生对中国印刷行业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希望,他说应一边注意观察欧美及日本这些印刷发达国家的动向,一边取其长处借鉴到自己的印刷经营中去。

    亚洲发展中国家印刷行业协会的专家也在国际印刷发展论坛的演讲中谈到对中国印刷企业的期望。印度尼西亚印刷协会会长Fauzi Lubis先生相信,中国如果能在印刷教育方面给予支持,与印尼大型印刷企业协会合作,或用设备增援印尼现有的培训中心,并对其教员进行系统培训,就一定能从中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他还说中国的印刷设备企业如能有出色的销售代理商、优质经济的产品、到位的售后服务就会被印尼市场所接受。全印度印刷协会副主席Vinod Kumar Rajpal先生希望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使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全球印刷生产基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菲律宾全国印刷总会外交董事陈树凯先生说,中国的印刷设备及器材想要进入菲律宾市场,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像欧盟那样对菲律宾提供技术援助。

    4.信息技术对印刷产业的影响

    出席国际印刷发展论坛的演讲嘉宾都谈到信息技术是印刷业发展的驱动力。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总裁任伟泉更是提出了“印刷就是信息服务”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对人类越来越重要,已经变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印刷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印刷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的信息需求特点是:多元化、个性化、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

    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由过去生产发布单一过程变成了发布和按需服务请求双向过程。本质发生了变化,信息消费者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5.企业发展理念的更新

    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戴园伦演讲时提到:上海电气要打品牌创新战略,不断以创新满足客户新的需求。

印刷业的发展对于我们装备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市场。我们的客户期待的是更好、更快、更便宜;要求我们这些设备供应商生产的产品是:操作更方便、价格更便宜、速度更快捷、质量更优秀。这些需求恰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创新的源泉,也是我们立身之本。
    北人集团公司董事长朱武安演讲的主题是:寻求跨国合作是北人的既定战略目标。2000年以来,北人已和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罗马尼亚6个国家的10余家国际知名企业进行了成功的合资合作。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外国公司与北人实现合作,利用国外的技术优势,与北人强大的本土制造优势相结合,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互补双赢,一定会得出1+1>2的结果。

    四、印刷企业如何在未来获胜

    综合十四位演讲嘉宾的发言可以看出,未来印刷业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掌握网络和信息技术;第二,必须了解行业的发展并明确自身所处位置,找准市场定位,确立发展战略;第三,与用户保持紧密联系;第四,注意环保问题。

    我国印刷行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其印刷设备和器材行业要开发的市场和印刷品生产业务的加工点。而技术水平低于我国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又是我国印刷设备器材行业要开拓的市场。据了解,现在已有著名的印机企业进行东南亚国家印刷市场的调研,寻求向外拓展和跨国合作。而与我国比邻的发展中国家更期望与中国的合作方式是从中国购买质高价廉的设备,并能获得方便的售后服务和技术培训。

    现在的印刷企业已经从简单地履行将油墨印在纸张上这样的加工厂进化为强大而高能的全面服务的提供者。许多观察家相信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能够提供超值服务是未来印刷业发展的关键。

[时间:2008-08-12  来源:互联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