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bye Job Cost Accountancy)
很少有人认真考虑印刷工艺过程的成本,所关心的只是每项工作的成本统计。人们总是把自己的业务看作一系列工作的总和——这种模式可能与我们的工作很不合拍。它使得劳动力过剩、盈利微弱。
在80年代后期,随着传真机的出现情况开始有了改变。印刷业的客户通过传真可以很容易的获得报价表。这样就减少了人为因素,竞争意识也随之增强。我们可以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客户仅凭价格选择印刷企业。同意吗?但是人们仍坚持工作成本统计的经营模式。
在19世纪后期,我们进入了数字通信时代,使用因特网和万维网进行交流和沟通。98年年末,我们开始听到印刷电子商务(printing e-commerce)这个名词。它作为一个飞跃出现在我们面前。许多人排斥电子商务,因为它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后宽带又出现在我们面前,数字风暴随后也席卷而来。分色,打样,拼版,图像,邮件列表,照片,需求提供,订单,发票,兑换,校正和供应链越来越数字化。这就是数字化发展的方式,我们不得不面对并接受它。
制造自己的术语
我们处在交流的社会中,必须改变。旧模式已经过时了,它不能很好地为我们服务,最新出现的管理方式已经出现:统计意义上的印刷产品管理(Statistical Pri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忘记“电子商务”这个术语,来点更刺激的词——CyberPrint(网络印刷)怎么样?试图适应这种新的传播媒介,可以使用某个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的中央服务器或者自己做部分或全部的系统。
但是记住,必须对新系统进行测试。测试之后就意味着改变将要发生。以前把工作时间、作业成本记在帐目上,以此为基础进行估价。现在要改变这种方式,起初一定会很恐怖,很不舒服。但是必须这样做。正是这种欺骗性的感觉使我们进入一种生产力过剩、低生产率、无效率、低收益的状态。对于定价、市场交易、重要设备投资以及公司核心竞争的决定,过去的系统并不是一个好的决定。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测试:
首先,用过去的工作成本会计系统对过去一年或六个月的所有花费进行估计求和,之后对同一系统下、同期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计算求和。比较估计的花费与实际花费,然后分别比较每个工作项目的花费。
接下来,将一年或六个月中由工作成本系统控制的所有花费相加。将这一总和与同期的分类帐目加以比较。感觉到他们之间的不同吗?可以看出,我们正在使用一种荒废、过时的系统。
转换模式并不容易
所以,我们必须从“一件工作”转换到“一个过程”的模式,这似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可以转换到一种更有意义的模式,提供更好的支持选择、甚至可以与其他的分类帐目相协调。非常令人惊讶!这种模式被称为SPPM,即Statistical Pri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统计的印刷生产管理)。它是基于业务活动的成本计算,很多其他行业已经开始转向使用。
利用企业的内部网、外部网和因特网,员工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最新信息。利用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利用这种基于业务活动的成本计算,企业将把焦点放在了不用或滥用情况上,这样即可以降低操作的成本又可以改进产品的质量,让客户满意。我们不能像青蛙一样,在风暴中只会眨眼睛,在转换模式时,我们必须扫除工作成本系统下的所有“不用或滥用”情况。
以下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在整个印刷过程中消耗了时间和材料而没有生产出增值产品的活动是一种浪费。换版、停机、准备工作、破坏的材料、等待和空闲时间都是不用或滥用的表现。这是一种过程损失,不应该被隐藏,必须加以统计和管理。当把他们看成是一种“过程活动”加以控制时,就可以提高生产率。
不论你喜欢与否,电子商务和因特网把印刷生产率的问题摆到我们面前,它们给印刷品带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将来。所以,让我们来接受它,与旧的工作成本系统说再见。
[时间:2001-08-24 作者:必胜网 来源:必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