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在现实中常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武侠小说向来不曾得到所谓名门正派的认可,而今中央台已开始首播《笑傲江湖》。金庸的作品影响了中国不止一代人。文字的严肃不一定代表内心的深沉,轻松的调侃为的还是激发各位对印刷的重视。本文对胶印行业的意义也类似。
文中所讨论的胶印,主要以单张纸胶印为主,标签及表格印刷、名片印刷等参见相关专题。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从韦小宝的超级匕首说起
仔细分析,韦小宝许多的扬眉吐气源自于那把匕首;如果没有超级匕首,韦爵爷到底会变成多少块儿,只是数字问题。工具使一个不会武功之人,跻身于高手之列。
拿什么样的作品奉献给客户,作为印刷厂来说,不止是主观愿望上的问题。
中国目前的胶印市场,有怎样的“工具”?
在幅面上,有大、小胶印之分;从性能上分,无外三个档次:低档机、中档机、高档机;以色组来分就有单色机、双色机、多色机。
具体到厂家如下:
小胶印生产厂家,国内的有威海滨田、威海印机、北人二印、山东华光、营口冠华、山东东航、营口三鑫、温州印机、北京多元、四川建设、广西金牛、常州普令特等,国外的有日本良明、海德堡、日本滨田、美国爱宝迪等。大型的胶印机,国产的厂家有北人集团、江苏如皋、上海高斯、紫明、江西景德镇、江西通达、河南新机、青岛瑞普、上海上人、湖南印机等,国外的有海德堡、曼罗兰、高宝、捷克的宝利、日本小森等。
目前国内印刷厂配置的豪华程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呈现递减趋势:在广州,没有海德堡、罗兰的设备似乎就不好意思揽彩活;在兰州,有景德镇的04已经不错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西部落后,但运输成本的限制,也意味着印刷在西部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当然希望这种差距能随着西部大开发而缩小。而在差距缩小之前,“彩活东南飞”势难阻挡。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刷业的门槛将逐步抬高,这意味着更多的小印刷厂的倒闭、合并。
“据估计:2005年,美国印刷厂的数量将比1998年减少7,000家。而这些递减将大都发生在年销售额低于1百万美元的印刷厂。是否意味着只有大公司和良好资金运作的公司能够在将来生存下来?......快速行动和坚定不移地投资一些昂贵的新设备将是一个关键因素。”雷杰斯·戴尔蒙太尼(NPES总裁)
上述这段话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印刷厂,起码是中国的印刷厂。但对于已进入良性循环的印刷界的精英们,应该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同时,高技术、大资金的运用,更将印刷业带入一个新境界。
印刷业在香港的制造业中已排名第一,其发展轨迹就是一个例证。
胶印中了化骨绵掌吗?
“20世纪的绝大多数发明都是由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实验而得到的,但是胶印的诞生却是一个例外。它的发现很偶然:1905年,一位叫Iraw.Rubel的给纸工人在印刷时发现,当因为没有及时给纸而导致印版与包裹着橡皮布的压印滚筒直接接触时,橡皮滚筒上的印迹比纸张上的印迹还要清晰。在此之后,虽然有很多人在机械方面为胶印的发展作出贡献,但是Rubel 的这个偶然发现,仍是胶印诞生的本质与关键。”
此后,胶印就一直引领印刷的潮流,并完成印刷行业的大部分产值。就在大伙儿把胶印定位为朝阳工业时,危机几乎是突然闪现。
即便是美国Nasdaq股票市场上的网络公司股票大跌,作为一种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英特网给传统工业带来的冲击仍然不容忽视,而且这种冲击是革命性的。这里面,当然包括印刷业。
另一个冲击来自数字印刷。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对胶印业的影响,不是来自业内,而是业外。
一段时间,胶印如同中了化骨绵掌的韦小宝,眼下活蹦乱跳,但死期已定。
事实上,Drupa2000展会表面上的兴旺掩饰了涌动的暗流:就某种意义而言,胶印在为生存而战。当时大家都预计Drupa是数字式的分水岭,行业里的大多数人都看好数字式印刷机,因此直接成像胶印机的大量出现多少让人惊讶。事后众多评论家认为:正是CTP接近成熟的呈现,才稳固了胶印的地位。并且所有主要的印刷机制造商都相信胶印机仍然还有前途,CTP只是个解决方案罢了。
更有权威分析:数字印刷机并没有夺走胶印机的工作。它将带走的是原属于办公打印机或彩色复印机的工作;与公众广泛的关注相反的是,数字印刷技术并没有削减而是大大扩展了印刷厂的市场机会。
akurai的胶印设备部经理Jon Surch坚持认为:“无纸的社会根本不会存在。科学技术也在改变着传统的胶印机和胶印技术,但是,将油墨压印到承印物材料上这个大前提是不会改变的。”
<转摘自中国印广网www.htppa.com.cn>
[时间:2002-06-06 作者:中国印广网 来源:中国印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