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胶印——鹿鼎记篇(下)


神行百变
韦爵爷有三件宝:匕首、宝衣、跑。这个跑就是九难传授的“神行百变”。

  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神行”,才不至于落伍;而技术的日新月异更要求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即所谓的“百变”。

近几年来出现了许多新技术,例如:无轴驱动、自动供墨系统、橡皮布自动清洗系统、自动换版技术、直接印刷以及无水印刷、调频加网和高保真技术等,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归根结底,技术的核心和焦点集中在自动油墨控制、自动印刷套准、自动换版等等方面。此外,在未来的几年内,滚筒和橡皮布的自动清洗系统也将是研究开发的重点,必定会取得很大程度上进展。

  胶印将朝着更人性化、更数字化、操作更友好的方向发展。而且,也许这一切离我们已经并不遥远了。

  21世纪世界印刷的三大主题为CTP技术、数字化技术、跨媒体出版物。胶印,到底在其中能占有多大的份额,最终,取决于全球每一位胶印行业的从业者。

  康熙洪福齐天 小宝艳福齐天——各有所齐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国内印机市场中,国产设备的占有率为40%~50%,市场的大部分为进口设备所占据。1999年,我国进口印刷设备总价合计6.4亿美元,与1998年的3.52亿美元相比,有了大幅增长;1999年,我国出口印刷设备总价为1618万美元,与1998年1748万美元的出口额相比,不升反降。这其中虽然有国家进口免税政策的影响,但更主要的还在于我国印机生产企业的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1999年,我国进口的印刷设备从型号上看,主要是海德堡公司的CP2000多色胶印机、M130、M300商业轮转印刷机,曼·罗兰公司的大型、中型印报机,施乐公司的数字印刷机,瑞士维发公司的OF370无轴传动印刷机及发行系统,日本三菱公司的商业轮转机,理想公司的GR3770一体机,高斯公司的中、小型印报机,马天尼公司的高速自动装订线,以及印度、日本西研公司等生产的小型印报机。

国家统计局曾向国务院提交一份研究报告,提出按照“进退有序”的原则,国有经济在我国196个工业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从战略布局上要进行调整,并建议从其中的146个竞争行业中退出。印刷业的控制力系数为0.4988,排位在第三类进退类别。可以预计,国有经济在印刷业中的存在比重将逐步减少,非国有经济的活动舞台将越来越大。

面向WTO时,我们没必要太狭隘。国有也好,民营也罢,包括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只要企业矗立在中国的大地上,自然会对中国的经济做出贡献。即便是企业不在中国之内,我们也应一视同仁。只要不属国民经济的咽喉,我们没有理由牺牲消费者的利益,而拒优秀的外国产品于门外。与此同时,并不排除我们对自己企业崛起的热盼。

  面向WTO时,我们更应该具有的是全球战略思想,更应该具有的是大市场的观念,我们不会因一时的落后而自卑,更不会把赶超的希望寄托在对对手的限制上。作为中国人,作为印刷术发明人的后代,我们应该有这份胸怀、这份气魄。

结合中国国情,有条件的,不妨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无条件的,立足于地利人和的优势,发展适合于当地经济的机型,在此基础上加快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经验等的积累,而后向国际水平迈进。采取韦小宝的策略,没必要和别人比自己的短处,各有所齐,各有追求。到达顶峰绝非“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中国人的最大弱点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相信WTO的来临,会加速中国印刷行业的整合。

潍坊东航成功收购了潍坊开元,填补了东航包括号码机等技术的空白,为小胶印机的加速发展呈现出一个鲜活的例子。在合并的过程当中,融合技术、资金、原料,既带动了生产又使企业更具有竞争能力。

同时,作为胶印行业,更面临着许多业外因素的影响,正向上文所说,CTP只是个解决方案罢了,在飞跑都难以跟上发展步伐的今天,胶印要想长存于世,还是那句老词儿:任重而道远。

本文多处引用了雷杰斯·戴尔蒙太尼(NPES总裁)和周亚平(NPES大中国区总监)的文章、必胜网(www.bisenet.com)上的资料以及金庸先生的《鹿鼎记》,特此致谢。

[时间:2002-06-06  作者:中国印广网  来源:中国印广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