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3部曲 投入→喜欢→享受 的工作要诀
第十九届香港印制大奖 印刷界杰出成就得奖者 罗志雄先生
个人简介:
罗志雄先生现任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将于本年底退休。罗先生带领 中华商务屡创高峰,成绩骄人,同时身兼的公职不胜枚举;现任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及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香港印刷业商会名誉会长、香港印刷媒体专业人员协会创会会长等等。近年,罗先生更积极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在业内推动行业资历架构的工作,争取资方和劳方的支持,对社会的贡献极大。
罗:杰出成就大奖得主罗志雄先生
谭:香港印艺学会主席谭丽转小姐
出版印刷•不解之缘
谭:罗先生在业界享誉已久,就我所知,你以前曾担任教育工作,请问当初是如何进入印刷业界的?
罗:自小在澳门长大及接受教育,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当地从事教师职务,不经不觉有八年半的时间。到了1976年夏季应聘来香港从事广告方面的工作,经过了十六个月的创作工作,由于与该广告公司的理念有所不同,便毅然离开。原本打算回澳门继续执教,但在当时得到李祖泽先生的赏识,获邀到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遂决定作出大胆的尝试,结果就在这个集团工作了三十个年头。期间在集团内担任过许多不同的职务,在在均与出版及印刷业有关,从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感。至今,我的事业甚至可以用「完满」二字来作总结。
谭:从教书到广告创作,再转到出版界工作,加上由澳门来香港生活,对你来说适应有困难吗?
罗:当年由于年轻及充满干劲,加上自己拥有冒险精神,认为凡事也值得尝试,且对于到商务印书馆工作充满热诚以及憧憬,在接触过后,感觉到编辑的工作也挺适合自己的。加上当时澳门经济发展和香港有很大距离,所以很多澳门人也来香港发展的。
谭:在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的历程是否平顺?
罗:当时编辑部的工作环境不算太好,支持工具有所欠缺,部分辅助性的工具书也是由我家中带回去的。但总的说来,在那里工作的一段时光是相当愉快的,可能是自己比较豁达乐观吧,故凡事必尽力去做到最好,在获得成果后也就倍感饶有趣味。
谭:得知你后来转到印刷部门工作,请问个中有何机遇?
罗:在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的十年间,除了负责一般的编辑工作,也有兼任管理和经营上的事务。到了1988年,为了实行集团化以及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当时的几家出版公司联合在一起组成联合出版集团,而我也应李祖泽先生的邀请而帮忙协助统筹事务。在集团正式成立以后,我获委任为集团的业务部总经理,主要负责业务的开拓及协调等工作。
此后也协助过集团开拓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海外业务,并在北美为中华商务建立第一所海外办事处。到了1989年末,应李祖泽先生之约而返回香港总部工作,并兼任香港商报的董事总经理,当时的工作极为繁重,每天休息的时间很短,但当商报业务带来起色以后,所得到的满足感也是相当大的。
到了1996年,由于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给了我一个担任董事总经理的机会,同时也一直兼任联合出版集团的副总裁,虽然过去的工作一直也与印刷有关,但自此可以说是我正式踏进印刷业界的里程碑。
紧守岗位•贡献良多
谭:在本地印刷业的技术扩展方面,据知你在贵集团引进很多新技术及开拓新范畴,尤其是在印制特区护照方面。
罗:1997年香港回归前,我们面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争取印制特区护照的资格,虽然我们公司在60年代开始已有印制旅游证件的经验,但毕竟与印制国际认可的特区护照有很大分别,故困难是一定会有的,这主要反映在印制技术、防伪技术、安全保安措施、保密功能等方面。事实上,当时中国政府以及候任特区政府均希望由本地的印制公司负责这个重要项目,为了完成香港人的梦,我们着实下了一番苦功,终于在印制、保安、保密等各方面均达到国际标准,令我们成功争取到印制特区护照的项目。
自特区护照开始印制以来,中国政府以及国外的入境处官员均不时莅临参观及检视我们的印制过程,其中一名外国的入境处部长更在回国后致信给我,赞扬我们公司不论在保安层面、护照的印制质素以至员工的责任感和处事态度等各方面均令他们留下正面而深刻的印象。得到他们的称许,实在是对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肯定!
对人宽容•知人善任
谭:在你的事业历程上,李祖泽先生(李先生为第二届杰出成就大奖得主)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可说是你的伯乐吗?
罗:李祖泽先生不独是我的伯乐,更准确的说法是我的导师、带路人(Mentor)。他是我在事业以及人生上的良师益友,从他的身上,我学习到「对朋友、下属的宽容」以及「知人善任」。
积极豁达•无视起跌
谭:罗先生作为社会的杰出及成功人士,请问你如何形容自己的性格?
罗:可以用豁达和适应性强来形容,面对任何工作以及职务,我可以马上全情投入并以享受的心态去做,也正正是基于投入、喜欢以及对工作的热诚,故可以说我一直都在享受工作,享受它带给我的乐趣和满足感。
谭:很多人面对工作压力时会视之为痛苦,何以你能够坦然面对呢?
罗:只要全心全意投入在一份工作上,那工作就会成为你人生的好伙伴。在遇上困难时,应该要积极面对及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逃避,惟有如此才能豁达地面对工作压力、享受处理的过程。人生就如打高尔夫球似的,「Up and Down」,总是有起跌,只要定下目标,乐观地追求,那就能够从容地活在工作之中。
谭:刚才罗先生提及享受过程,那是否表示你会着重过程多于结果呢?
罗:两者我都重视,既要享受过程,也要达到成功的结果,如此努力工作才有意义。只顾着享受过程而不计算成败是不可以的。
谭:罗先生多年来担任过无数公职,事务繁重,请问家人在这方面给你的是压力多,还是支持多呢?
罗:这些年来我的确很少有时间与家人相处,但幸好家人都很支持以及体谅我,令我在事业及公务上得以尽情发挥而无后顾之忧。
谭:得悉罗先生早前亲自作了一首诗以总结自己在事业上的经历,可否与读者分享?
罗:当然可以,这首诗名为「自题」,实际上就是总结了我这大半生的经历以及个人在事业上的感受:
「相逢自是有缘人,卅载辛勤默默耘;
今生无悔回头看,他朝长记奠基人。」
后记
谭丽转主席按:
本人与罗志雄先生相识不算是深厚,近年见面甚多皆在于行业教育及资历架构等会议。罗先生虽说入行不算太久(人们常拿他和入行四十多年的老行尊相提并论),但无论从技术、管理、营运等角度来看,也会误以为他在行内有几十年的经历。此外,他为人极稳重而低调,此可见于我们月刊多次邀请他作访问,就是最近一次就特区政府颁发荣誉勋章给他,他也不愿因此而接受访问。今次能有这个专访,也有赖香港印制大奖,因利成便地完成。
[时间:2008-02-25 作者:谭丽转 来源:印艺学会月刊/]